粤港澳大湾区有着领先全球的“湾区制造”,也引领着生活消费趋势。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粤港澳大湾区在珠宝设计等时尚产业上更是引领着潮流风尚。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购物节9月2日启幕,期间,消费者可在相关电商平台“大湾区购物节”专区享受多项优惠,港澳消费者可享受满额即包邮、次日达和隔日达等优惠和服务。
成立于广州,发展于香港的时尚珠宝品牌周大福,正是搭上了内地市场数字化“快车”,将香港设计理念与内地产能“互补”,释放出了品牌极大的增长潜力。周大福珠宝集团董事总经理(中国内地)陈世昌近日接受南都记者专访。
周大福珠宝集团董事总经理(中国内地)陈世昌。受访者供图
南都:作为香港本土的时尚珠宝品牌,北上情况如何?
陈世昌:周大福于1929年成立于广州,20世纪30年代因内地战乱迁移到港澳地区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我们抓住了内地高速发展地奇迹,重返内地市场,并于1998年在北京开设中国内地首个周大福珠宝零售点,正式进入内地市场。
如果说2000年前周大福主要扎根北京的话,在2000年后,随着内地城镇化持续发展,集团开始在整个内地市场进行战略部署,周大福的珠宝零售店开至全国各地,并成为首家开拓三丶四线城市珠宝市场的香港珠宝商。从此,周大福在中国内地的业务开始高速发展。
2010年,周大福于北京开设其第1000家零售点。2014年,在武汉开设第2000家零售点,并为集团首家高科技体验店。截至2021年6月,周大福在内地已开设4711个零售点(包含个性品牌),并还在持续扩大市场渗透率。
南都: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地位提升带来哪些利好,香港品牌面临哪些机遇?
陈世昌: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市场化程度和国际化水平最高、民营经济活力最强、创新驱动发展全国领先的重要区域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之一,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湾区不仅仅服务内地公司、香港公司,还可以服务全球,作为连接国家与国际的重要通道,结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为我们带来无限商机。湾区拥有无可比拟的资本优势、人才优势以及产业集群优势,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极具想象力。
我们一直坚信唯有创新者方能保持竞争优势,大湾区的发展可以充分支持我们进行数字化转型,在智慧零售的领域寻求突破,借此促进业务长远而稳健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利用信息科技和社交平台推广品牌,有效地打破地域限制,进军海内外市场。
位于顺德伦教的周大福产业园区。新华社图
南都:从珠宝设计的角度,香港珠宝品牌有哪些优势?周大福在香港、内地分别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陈世昌:从时尚行业的发展来看,香港起步的时间早,香港的设计师们更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在设计理念上更国际化,在设计元素的运用上,也更加多元和丰富。在20世纪80-90年代,周大福珠宝的设计更加前卫,更能跟随潮流趋势,所以进入内地市场后,非常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也让周大福更好看内地的市场。
目前周大福除了在香港拥有生产基地,我们在深圳、武汉、顺德都有生产基地,可以说,香港的设计加上内地的产能,增强了周大福珠宝在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内地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我们相信,在“双循环”的背景下,内需将继续成为消费需求和整体经济的增长动力。近年来,随着振兴乡村经济的国策渐见成效,中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预计中国内地会延续消费升级的势头,消费者将增加消费额度,购买价格更高的珠宝和钟表产品。为此,我们将进一步拓展中国内地的零售网络。
此外,受疫情影响,港澳市场短期内可能处于逆风,但预计跨境旅游恢复后,业务将逐步回升。集团将严格控制成本,不断优化营运效率,为未来复苏做好准备。
南都:如何借助电商渠道快速打开广东以外的市场?近几年尝试了哪些玩法?
陈世昌:早在2011年,周大福就已经积极布局电商渠道,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我们正持续深化与天猫、京东、唯品会等多个中国内地知名电商平台的合作,借此接触更广泛的顾客。
我们在中国内地零售市场的电子商务日趋成熟,是公域流量的主要门户。我们亦把握时下趋势,于抖音等第三方平台通过直播带货及短视频,拓展及加强与顾客的联系。这亦可让我们更了解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喜好及消费模式,有助我们往后推出更成功的产品。
我们正在积极探索销售模式的转变以应对在线直播的新趋势。例如我们于2020年12月于电商平台引入翡翠成品及定制产品直播,以满足多样化的顾客需求。
出品:南都商业数据新闻部
采写:南都记者 郑海虹
编辑:王欣,甄芹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湾区新动力 品质新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