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博罗铁腕推进沙河治理,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南方都市报APP • 惠州大件事
原创2021-09-05 14:56

南都讯 记者黄海林 通讯员惠环宣 沙河曾是惠州博罗辖区内污染最严重、治理难度最大、治理任务最紧迫的河流,经过精准开展控源截污、支流整治、水系连通及生态修复,国考断面实现由劣Ⅴ类到Ⅱ类的跃升,实现由“脏”到“净”、由“净”到“清”、由“清”到“美”的转变。

南都记者从惠州市生态环境局获悉,生态环境部目前正在组织开展2021年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其中,沙河与广东茅洲河、华阳湖、乌涌、练江一起参与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意见征集。

惠州蓝2.jpg

据介绍,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是指地方政府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通过采取有效措施系统解决当地河湖生态环境问题,或维持当地优良生态环境不退化,使河湖保持或恢复“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美丽景象,让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上所称河湖,可以是完整的河湖,也可以是河湖具备一定生态完整性的重要河段或湖区。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是建设美丽中国好经验好做法的生动体现,应当具备明显的示范价值。

铁腕整治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沙河是东江中下游右岸的一级支流,全长89公里,流经惠州博罗横河、湖镇、龙华、长宁、福田、园洲、石湾7个镇和罗浮山管委会,集水面积1235平方公里,流域内人口达60万。

沙河.png

据统计,沙河两岸各类重污染企业一度达到118家,另外“散乱污”企业有上千家。监测显示,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沙河河口断面水质连续3个月劣于Ⅴ类,18条支流中有13条重度污染,是博罗辖区内污染最严重、治理难度最大、治理任务最紧迫的河流。

2018年起,治水攻坚战打响,惠州市县两级协同作战,分别成立由惠州市委主要领导、博罗县委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的市、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牵头把总抓整治。博罗严格落实“河长”责任,加大河长巡河力度,加密巡河频次,重点时间段河长一日两巡,发现河道污染问题立即协调解决。

根据通量观测、污染源溯源分析,博罗精准锁定沙河水环境问题最突出的湖镇镇、园洲镇和石湾镇三大片区,这是博罗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地,必须铁腕整治。

博罗迅速出台实施重污染企业综合整治方案:按照“淘汰一批、转型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对全县171家涉水重污染企业,主动申请注销排污许可证的企业给予每家100万元奖励,对申请保留的企业实施转型和提升策略,要求企业对排污设施提标改造,出水必须达到Ⅳ类标准;开展全方位、地毯式排查,安排驻厂员24小时紧盯涉水重污染企业用排水情况,严厉打击无证排污行为,坚决取缔非法排污“黑污染源”。

沙河1.png

据博罗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截至去年底,博罗全县完成1752家“散乱污”工业企业整治,拆除341家“厂中厂”车间;截至今年8月22日,沙河流域118家重污染企业中,59家企业主动申请注销或取消涉水工艺变更排污许可证,拟提升保留46家企业中有8家属入园企业,28家已通过专家现场技术核查,还有13家被列为淘汰转型类企业。

高标准推进河涌整治与生态修复

园洲重点治理的重污染支流排渠有6条,茶亭排渠是其中之一。茶亭排渠全长4.8公里,附近李屋黄如洲工业区落户众多小企业,有大量外来人口,日均7600立方米的生活污水流进排渠排入沙河。治理前,茶亭排渠沿岸共查出31个排污口,水质指标中氨氮最大超标16倍,为劣V类水体。

沙河园洲.jpg

负责茶亭排渠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是铁汉环保集团,治理工程于2018年启动。通过建设永久管网,将入渠污水进行有效截污,将收纳的污水通过管道输送到污水净化设施进行处理净化,这是控源截污工程和内源治理工程;生态修复净化工程、复绿工程同步实施,在河道布设曝气设备、种植水生植物,逐步恢复排渠生态及自净能力。

一年后,茶亭排渠实现排闸断面水质提升至地表水V类标准,达到“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效果。

沙河园洲2.jpg

据了解,博罗综合采取控源截污、河道疏浚、底泥清淤、生态修复等措施,兼顾沙河上下游、左右岸,高标准推进河涌整治工作。截至目前,沙河流域累计建成15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地表V类标准,日处理规模近18万吨,建成配套管网420公里;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241座,建成配套管网346公里,处理能力将近1.5万吨/日;10个垃圾压缩中转站的渗滤液全部接入市政管网,河道生态环境进一步巩固提升。

据位于博罗县石湾镇罗浮山大桥附近的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点监测,2021年1~6月,沙河河口断面水质均值为Ⅱ类。

编辑:黄海林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