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20年,是共享出行的1.0阶段,核心思路是提升司机和乘客的供需匹配效率。到今天,行业已经从单一维度竞争1.0时代迈入生态体系竞争的2.0时代。”曹操出行CEO龚昕在9月6日的曹操出行2021年战略发布会上指出,在网约车的每一笔订单中,有三个关键要素:司机、车、能源,“所以在共享出行2.0阶段,一定要靠整个产业链升级,打造以‘车+能源+司机’的生态优势,推动共享出行2.0发展。”
与此同时,曹操出行宣布完成B轮融资,金额达38亿元人民币,并将实施“N3战略”。据介绍,此轮融资不仅是今年以来网约车企业获得的首笔国内股权投资,也是自2020年以来网约车出行企业获得的国内最大额度单笔融资。融资将主要用于司乘两端服务的提升,以及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在部分城市盈利,将大力投入基础体系建设
公开资料显示,曹操出行成立于2015年,系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控股,目前已进驻62个城市,注册用户超6000万。2018年曾获得来自三川投资、浙商创投、天堂硅谷、隆启投资等机构10亿元A轮融资,彼时投后估值超100亿人民币,跻身“独角兽”行列。
据悉,本次融资共5家投资方,分别是苏州市相城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苏州高铁新城国有资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农银国际投资(苏州)有限公司、东吴创新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共享出行平台需要非常强的规模优势,才能够获得良好的盈利,现阶段我们在部分城市已经取得了盈利,希望接下来依靠融资获得更快发展、越做越大。”曹操出行CEO龚昕对南都记者称,“共享出行需要非常强的基础性建设,对于交易效率、司机运营、资产运营管理体系要求非常高,接下来我们大部分融资会投入在这些基础体系建设上面”,因此B轮融资将有助于在技术研发、业务扩展、服务品质提升、司机群体保障等关键工作上加大力度。
在谈到为何在此时投资曹操出行时,投资方相城金控董事长陆志东表示,投资的重点是选赛道,出行是刚需,互联网出行行业并没有绝对排他性,不管是短期窗口还是长期竞争,都仍有竞争空间。因此,行业头部的企业仍为此时的优选目标。
发布会上,曹操出行宣布其总部正式落户苏州市相城区。有知情人士分析,从投资方来看,本轮曹操出行和苏州方面紧密合作,可见此次投资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苏州官方的产业打造规划。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强市,苏州应是看好产业互联网经济的未来,才会在主机厂孵化的互联网出行平台项目上投注重金。
资料显示,近年来,苏州相城不断引入多种新兴创新型产业,集聚创新资源为庞大制造业加速转型提供强力支撑,目前已打造出大数据(区块链)、工业互联网、智能车联网、数字金融、先进材料、生物医药“六大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其中,相城区政府聚焦智能车联网产业发展,加速布局智能车联网产业,快速集聚车联网产业链相关企业超70家,致力打造智能车联网“产业大脑”,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新战略公布,推动新能源网约车进入“换电时代”
发布会上,龚昕公布了曹操出行新战略——“N3战略”。其中“N3”(N立方)分别是指New Car(定制车)、New Power(新能源)、New Ecosystem(生态体系)。他提出,曹操出行将依托吉利大出行生态和苏州产业生态两大优势,打造一体化出行的发展规划。
曹操出行CEO龚昕发布“N3战略”。
南都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以新能源为例,吉利科技集团换电生态的网络正在国内各大城市同时布局,其智能换电站已在重庆、杭州、济南、淄博等地逐步落地,在全国签约的换电站数量超过1000座。据悉,未来,这个换电网络还将在全国各大中型城市、省际、高速路网等分步推进,这些触手都将成为曹操出行跨入新能源网约车“换电时代”的重要保障。
网约车行业的智能化迭代不断加快。据龚昕介绍,在定制车方面,继此前研发的两款定制车“枫叶80V”、“枫叶60S”后,曹操出行正在研发第三款新能源定制车。其中,“枫叶60S”主打“车电分离+高效换电”,依托吉利科技换电站,解决纯电动车型充电效率低下、电池衰减等痛点问题。
即将推出的第二款换电车:“枫叶60S”
对于持续投入定制车的原因,龚昕说明称,目前网约车主力车型都是私家车,而共享出行对车辆加速性能、车内饰的豪华程度、车载音响等设备的体验和要求不一样,“我们设计共享车型定制车,要从私家车以车主为视角的体验设计、转向以乘客为视角的设计,推动成本大幅下降。此外,共享出行要在车辆设计和性能层面,规避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情况或者因素。”
“在共享出行2.0时代下,我们依靠定制车、换电体系可以大幅降低运营成本。”按照龚昕的逻辑,司机在更低的每公里成本、更灵活的工作时间下,可以快速提升收入,有利于拉动运力提升。同时,客户订单响应即时高效,最终达到司机乘客体验的‘双飞轮驱动’。”“我们要依托吉利在定制车的设计、研发、生产、供应链管理等一系列能力,及其在新能源科技、先进智能驾驶上面的优势,构建起来整个产业链的生态优势。”
“合规经营是网约车平台运营的底线”,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发布会上强调,“网约车市场在几轮快速扩张发展后,也滋生了很多行业乱象,这几年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对整个行业的监管和指导力度,我们对此是非常高兴和欢迎的。对曹操出行这样的规模企业来说,也是很好的发展机遇。”他谈到,布局大出行是吉利科技转型战略中的关键举措之一,集团将以全球领先的车联网、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新能源科技,创新应用于共享出行领域,全方位赋能曹操出行。
不会盲目扩大开城数量,继续深耕城市
后疫情时期,网约车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根据8月下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6月,网约车已覆盖全国400多个城市,总订单量超过43.1亿单。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达3.97亿,较2020年12月增长3123万,占网民整体的39.2%。
另有行业统计显示,从中国网约车的城市渗透率情况来看,网约车在一线城市渗透率最高,达到了50.3%,在新一线城市渗透率为20.3%,而在二线及以下城市渗透率较低,尚不足10%。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安全与合规依然是行业当下的主旋律。
南都记者注意到,7月滴滴出行APP停止新用户下载以来,多个出行平台纷纷推出大额补贴折扣,试图在窗口期内获得司乘增量、抢夺市场份额。但由此引发的恶性竞争,以及非合规运营也频频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在龚昕看来,共享出行1.0阶段主要即提升司乘匹配的效率,“其中营销、补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驱动因素,但在未来只靠营销补贴,肯定拿不下这个市场。”他告诉南都记者,曹操出行过去6年积累了大规模司机服务管理、基础能力建设等经验,“从今年Q2开始在人力投入和技术方向转型做了非常大的调整,效率获得改善;司机注册量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面也迎来增长。”
龚昕在会上披露一组数据称,曹操出行7月订单需求量创下历史新高,是去年同期的150%,且从今年5月~7月,平台的接单量爆发式增长,对标三个月之前,7月接单量超一倍以上。
“这一倍的增长背后,我们并没有新开城市,而是在原有市场基础上深耕而来”,龚昕对南都记者表示,“单个城市里面取得高市场份额是非常艰难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未来我们也会坚持这个思路,继续深耕,不会盲目扩大开城的数量。”
有业内人士认为,网约车市场竞争进入下半场,由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更快的订单接起速度和优质的运力,成为订单留存与用户转化的关键,优质运力和完善的管理体系将成为未来网约车行业的长线竞争优势。
关于未来的战略,龚昕总结称,“当我们具备了非常强的生态优势之后,发展思路主要有三点:第一是夯实基础建设,包括体验管理、资产运营体系、交易引擎效率,以及定制车和换电体系的布局;第二要做深城市市场,在单个城市里面把份额做出来,实现健康运营;第三是做强司乘体验。”“希望未来出行行业不是一家独大,我们能够引入更多方合作伙伴,共建共享出行体系,扩大整个出行用户覆盖面,推动行业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