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81家公司获新能源车推广补助,12家车企获补超10亿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科创
原创2021-09-07 20:26
微信图片_20210512223213.jpg

9月6日,工信部发布《关于2016-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初审情况的公示》。南都记者根据公示的5年补助清算表格数据分析发现,2016年至2020年度按整车企业取整后共向81家公司合计发放补贴资金329.46亿元。合并子公司、分公司后,共49个品牌车企获得补助,比亚迪、北汽、东风等12家车企5年内获得总补贴金额超10亿元,其中比亚迪最多,共获得39.81亿元。

微信截图_20210907194519.png

5年补贴公司数量增长近2倍

南都记者统计数据发现,不进行合并的情况下,2016年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的车辆生产企业共有23家,而到了2020年,这一数字变为了66家,一共增长了43家,涨幅接近2倍。分年度来看,2017年时补贴企业数量就已经达到了59家。

从补贴金额来看,增长方式也类似。2016年首年补贴金额为8.6亿元,而第二年快速上升到了58.9亿元,其后相对平缓增长,至2020年补贴金额为105.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年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上的补贴在申报条件等方面有所收紧,不过从绝对金额来看,5年内仍保持持续增长而未出现减少。

特斯拉一年获补21亿冲进总补贴前五

统计数据显示,按车企品牌合并子公司、分公司后,共有12家车企5年合计获得超10亿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总计约228.65亿元,占总补助金额的约70%。其中,比亚迪和北汽5年总计获得超30亿元补助,东风汽车和特斯拉获得超过20亿元补助。

微信截图_20210907195140.png

共有12家车企5年合计获得超10亿元补贴

值得注意的是,排在前三位的比亚迪、北汽和东风汽车,都从2016年开始就获得相关补助,累计5年补助达到前三位,而特斯拉仅在2020年一年获得该补助,当年补助金额就达到21.23亿元,排在2020年度补助资金第一,5年合计车企获得补助第四位。

微信截图_20210907200025.png

2020年度获补贴企业中特斯拉最多

造车新势力中威马获补最多

按照5年合并车企品牌统计,多家造车新势力企业出现在补贴名单中。其中获得补助金额最高的为威马汽车,共获得29541万元补贴,小鹏汽车其次,共获得24874万元补贴。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获补也超过亿元,而理想汽车获补6983万元未过亿。

微信截图_20210907200455.png

造车新势力获补贴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该补贴以汽车制造企业为申报对象,因此未自建工厂、由江淮汽车代工的蔚来汽车并未出现在表格中。包括蔚来汽车相关车型生产在内的江淮汽车总计获得补贴9.13亿元,排在全部车企的第15位。此外,小鹏汽车部分车型由海马汽车代工,海马汽车总计获补贴24132万元。

2020年起补贴政策调整

据悉,2020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针对相应补贴政策提出6项举措,包括延长补贴期限,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适当优化技术指标,促进产业做优做强;完善资金清算制度,提高补贴精度;调整补贴方式,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强化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完善配套政策措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

在延长补贴期限方面,新政指出,综合技术进步、规模效应等因素,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原则上2020 -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在资金清算方面,新政要求,从2020年起,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企业单次申报清算车辆数量应分别达到10000辆、1000辆;补贴政策结束后,对未达到清算车辆数量要求的企业,将安排最终清算。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

此外,为鼓励“换电”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换电模式”车辆不受前资金清算规定限制。同时,对于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由购置补贴调整为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据南都此前报道,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已于近日获批,包括由佛山市牵头,联合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阳江、云浮、福州、淄博、包头和六安等城市组建的广东城市群。

出品:南都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研究课题组

采写:南都记者 徐劲聪

编辑:徐劲聪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