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首次!长安汽车终于靠卖车赚钱了,但净利润下滑三成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汽车
原创2021-09-08 12:26

日前,长安汽车发布了2021年半年财报。在销量领先自主阵营、营收大幅增长的背景下,长安汽车盈利来源不再依靠其他渠道,终于能够通过卖车赚钱。但是,新能源领域及高端产品两方面的短板得不到明显改善,导致该企业在与其他兄弟品牌角力中,仍存在明显的软肋。

图片27.png

三年内首次靠卖车赚钱

根据该企业中期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67.85亿元,同比增长73.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29亿元人民币。

从长安汽车2021年上半年的营收水平来看,不仅与去年相比大幅增长,甚至为2019年同期的两倍。如果说,去年的扭亏为盈,主要还是靠“割肉卖股”所得。今年营收大涨,销量带来的贡献应记头功。今年1-6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为120.1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44.51%,其中自主品牌更是居功至伟。

报告显示,上半年长安自主板块销量为96.56万辆,同比增长53.5%,占总销量比重超过80%。而长安系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66万辆,同比增长68.3%,占比超过一半。而且,上半年长安汽车销售毛利率达到15.32%,较去年同期增加6个百分点,自2019年以来实现三连涨。

不过,销量、营收增长的同时,净利润有所下跌。报告显示,上半年长安归母净利润为17.29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26.02亿元人民币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了33.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4亿元,同比增加128.27%。净利润下滑,扣非净利润却大涨?对此,长安汽车作出解释:“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因非经常性损益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约42亿元。”在各项主要财务指标中,“扣非净利润”是相当重要的一项,它能够更客观反映出一家上市公司的真实经营业绩。

去年就因为这项指标,使长安汽车被业界人士戏言“不务正业”。2020年上半年,长安汽车采取了抛售宁德时代股票、出售长安PSA股权、出让长安新能源科技公司增资股权等一系列操作,累计获利52.75亿元人民币。以上所取得的收益,都会以“非经常性损益”归入公司的净利润里面。一旦去掉“非经常性损益”,去年上半年长安汽车亏损数字高达26.17亿元人民币。因此,长安汽车在去年的扭亏为盈,被指含有水分。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这些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大为减少。由此,今年上半年的扣非净利润,真正体现出长安汽车卖车赚钱的能力。

营业收入与扣非净利润双双上涨,说明了长安汽车的公司经营状况比去年同期好。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扣除非经常损益归母净利润这7.4亿元人民币,对于该企业来说,已经算难能可贵。

图片28.png

两大软肋依然存在

就销量来说,长安汽车在今年半年自主车企中,已经超越吉利,成为上半年老大。但是否能够在接下来的角力中保持后劲,至少有两个方面,长安汽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一个方面,依然是老大难问题——新能源车板块。长安汽车其实起步并不比别人晚,十年前已经涉足新能源领域,但目前已经落后于其他自主品牌车企。

近几年,除了2017年发布“香格里拉”计划,2018年成立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直到今年4月份上海车展期间,长安宣布将基于自研的EPA2平台打造5款高端电动车,并与华为进行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方面的合作。其中首款车型为高性能纯电动四驱SUV,计划今年底或明年初发布,并于明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日前,在“2021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上,他们又宣布了新目标,计划到2025年,实现长安品牌销量将达到300万辆,其中新能源占比达到35%;到2030年,销量达450万辆,新能源占比达到60%。可是,现实的数据,却让人感到压力并不小。今年1―6月,长安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达到37283辆,同比增长321.4%。虽说增幅可以用暴涨形容,但这只是与自身相比,一旦对比其他主流自主车企纷纷达到翻倍的体量,差距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长安汽车高端化产品的竞争力,并没有建立起应有的优势。南都记者从长安汽车官方获悉,自主版块中,仅有极个别车型的顶配版官方指导价超过20万元,而其余绝大部分车型售价都集中在10万元左右。UNI系列虽然被长安汽车定位中高端,价格接近20万元。虽然,近两年来,平均单车售价上升,已经成为中国品牌“向上”的一个标志。但比起有些单车售价明显提升的品牌,新能源产品能够作出重大贡献,长安在这方面的差距也显而易见。车卖得比别人多,赚的钱还是比别人少,这就是长安汽车目前的一种生存现状。

出品:南都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研究中心

采写:南都记者  梁罗喆

汽车生态.jpg

编辑:黄露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