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前不久五部门约谈11家网约车平台后,为进一步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加快推进网约车合规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加快推进网约车合规化进程,促进网约车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合规率下降,11家网约车平台被约谈
9月1日,交通运输部等5部门对T3出行、美团出行、曹操出行、高德、滴滴出行、首汽约车、嘀嗒出行、享道出行、如祺出行、阳光出行、万顺叫车等1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进行联合约谈。约谈提到,近期,部分平台公司通过多种营销手段,恶性竞争,并招募或诱导未取得许可的驾驶员和车辆“带车加盟”,开展非法营运,扰乱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南都记者此前报道,7月以来,滴滴出行APP被下架后,大量出行平台纷纷砸钱推补贴折扣,试图在窗口期内获得司乘增量、抢夺市场份额。例如,T3出行推出赢礼品卡、大额立减券的活动来招徕用户,并被传出7月将加紧连开15城、冲击日单量百万的目标。高德打车采取“好友助力赢打车券包/套餐”等方式,推出针对不同车型的特惠折扣,并招募打车合作平台司机,强调加入后司机“工作日早高峰免抽佣”。
有多位网约车司机告诉南都记者,7~8月各平台在司机招募方面的力度非常大,各家都希望通过提高运力的方式抢占市场,吸引更多用户,不过最近优惠的势头有所放缓,“滴滴刚下线那会,别的平台补贴非常多,现在少了。”另据司机透露,一些主打自营运力的网约车平台也在近期开放了加盟,也就是说司机的准入门槛也有所降低。
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的统计数据,今年7月订单量超过30万单的网约车平台共17家,当月订单合规率较上月环比下降的平台占近6成;接单车辆合规率较上月环比下降的平台占比约53%;新注册驾驶员合规率较上月环比下降的平台占47%。整体行业的合规率不容乐观。
《通知》要求不得接入不合规车辆和司机
此次发布的《通知》再次指出,近期,部分网约车平台公司招募或诱导未取得许可的驾驶员和车辆“带车加盟”,开展非法营运,严重扰乱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影响行业安全稳定。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网约车合规化对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重要意义,并压紧压实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主体责任,积极推进市场主体多元化,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需求。
按照要求,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督促网约车平台公司依法依规开展经营,加快网约车合规化进程。即日起,不得新接入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并加快清退不合规的驾驶员和车辆。要加强监管执法,严格规范执法行为,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等各种手段,加大对网约车非法营运的打击力度,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对仍新接入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的网约车平台公司,要依法依规查处,并将有关情况报至交通运输部。
同时,《通知》称要制定网约车合规化工作方案,明确目标,细化举措,切实推进合规化工作,并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两手并重,优化审批流程,强化服务,坚决破除许可办理的“玻璃门”“旋转门”等现象,为符合准入条件的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及驾驶员办理许可提供便利。
严查低价倾销、大数据杀熟
《通知》强调,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强化企业公平竞争意识,引导形成崇尚、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加强对网约车平台公司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提高监管效能。要配合相关部门加大双随机检查工作力度,依法严厉查处低价倾销、大数据杀熟、诱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通知》明确,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指导督促网约车平台公司依法合规用工,科学制定平台派单规则,规范定价行为,完善利益分配机制,降低过高的抽成比例,保障驾驶员获得合理劳动报酬和休息时间,并充分发挥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作用,及时处理驾驶员和乘客对平台经营行为的投诉。同时,要加强对市场运行情况的动态监测,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确保行业稳定,并督促网约车平台企业加强对网约车驾驶员的安全教育,提升行业运营安全水平。
据悉,从2021年9月起,交通运输部将每月公布36个中心城市网约车合规率情况。对因许可办理拖延等问题导致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未能合规化的城市,交通运输部将向社会公开城市名单。南都记者注意到,根据交通运输部此前披露的信息,自今年3月份网约车合规信息公开查询功能上线以来,社会各方积极支持和参与监督,有力地推进了网约车合规化进程。与上线前相比,合规网约车驾驶员新增17万人,合规网约车车辆新增11.5万辆。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