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晚,腾讯、网易等重点网络游戏企业和游戏账号租售平台、游戏直播平台被约谈。
受此消息影响,隔夜美股中概网络游戏股集体重挫。网易大跌5.17%,报收90.78美元;B站大跌5.86%,报收85.8美元;虎牙大跌5.24%,报收10.84美元;斗鱼大跌6.54%,报收4美元。截至9月9日收盘,东方财富手游概念收跌2.38%、网络游戏板块跌2.52%,昨日全线飘红的元宇宙板块跌近7%。
相关部门对游戏行业的监管力度在不断加强。重拳出击背后,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工作有哪些痛点?
租号服务,是该管管了!
未成年玩家:百元可买王者荣耀账号
约谈强调,各平台要严格落实通知各项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账号租售交易服务。
事实上,通过租号手段绕过游戏防沉迷,已经成为未成年人之间“公开的秘密”。近日,有未成年玩家告诉记者,虽然平台商家会声明“不接受未成年商单,”但并不会认真核实买家身份。
奥一实测研究院此前在进行游戏防沉迷测评中亦发现了这一问题。
此前记者打开某电商平台发现,确实有不少出售游戏成年人账号的商家。记者了解到,有些游戏为保护未成年人专门设置有“人脸识别”功能,这种时候,买来的账号是不是就不能用了?对此,有商家表示:“在我这买的号,包过人脸识别。”
(图源:某电商平台)
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高艳东告诉记者,游戏账号租借平台利用第三方账号登录机制帮未成年人规避监管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不仅让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亦恶意破坏了网络游戏行业正常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秩序。
他表示,游戏租号业务已形成一条黑灰产业链,除此之外售卖地点分散亦为监管增加了难度。
游戏产业分析师张书乐认为,租号业务监管的难点在于交易存在隐蔽性。交易行为可以发生在论坛、电商平台乃至更多地方。因此,租号乱象难以有效打击。
全游戏普及人脸识别是否可行?
专家:企业端发力难度极大
除了要求平台方面加强对租号乱象的监管,在游戏端亦需加强把关。近年来,“人脸识别”被不少人认为是解决未成年玩家游戏沉迷问题的“良方”。有家长向奥一新闻记者表示,希望所有游戏接入人脸识别系统,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未成年人冒用账号的问题。那么这一方法是否可行?
“从企业端发力全面普及人脸识别难度极大。”张书乐告诉记者,对于中小游戏公司而言,研发人脸识别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大工程,且还有接入相关数据库的安全保障问题。
某头部游戏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人脸识别技术涉及的成本已纳入公司必备花销之中,公司营收足以支撑,但“这笔钱对于中小游戏企业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8月18日,腾讯控股在2021年半年报中披露,今年第二季度游戏收入为430亿元,同比增长12%。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首次披露12岁以下玩家的游戏流水占比。2021年第二季度,16岁以下玩家对其在中国游戏流水的占比为2.6%,其中12岁以下玩家的流水占比为0.3%。
据8月31日网易公布的2021年二季度财报显示,网易的在线游戏服务营收占比为70.78%。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网易CFO杨昭烜表示,18岁以下未成年用户对公司财务的贡献不到1%。
一边是占比较低的未成年玩家流水,一边是高昂的防沉迷技术成本。据悉,人脸识别技术的调用成本约为0.68-1元/次,加之配套监管APP的研发成本,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张书乐认为,如果要在游戏领域全面推行人脸识别,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相关部门构建统一识别平台,开放接口让游戏企业连接。
高艳东则表示,普及人脸识别是可行但非最优解。打赢游戏“未成年人保卫战”的基本配置是以技术为先导,以法律为后盾。
“以技术为先导”,要求游戏企业不断优化综合治理技术,最大程度减少未成年人的作弊行为。“尽管不法分子总能找到破解防沉迷系统的办法,但这不是游戏企业推卸责任的理由。”
“以法律为后盾”则要求法律刚性化,在明确游戏企业治理责任后对不履行治理责任的情形设立罚责。
但游戏防沉迷始终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游戏企业、平台方需要发力,家长亦不可缺位。“防沉迷不是游戏公司一方的责任,家长监护人要尽到应有管理和监护责任。”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强调。
奥一新闻记者 张洁莹 管玉慧
编辑:冯潇慧,张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