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把伞。”对于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医师唐希才来说,资助家乡困难学子就是他的那把“伞”,这件“善良的小事”,他一做就是八年。
多年爱心公益
团队今年资助困难学生达130余人
201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唐希才和湖南新化县的老乡聚会的时候,了解到老乡中有人在资助老家的困难学生,热心的他立刻加入了进来。据唐希才介绍,自己的家乡湖南省新化县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近两年在国家和政府的扶持中“脱贫摘帽”。前些年,在当地助学机构的牵线下,唐希才逐渐接触到一些家庭困难的孩子。
“这些孩子不少是因为父母意外去世、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等特殊原因,成为事实孤儿,陷入贫困的生活之中,甚至学业也无法继续。”唐希才说道。在政府救助之余,当地爱心人士自发组织了“新化梅山助学社”,许多和唐希才一样从新化县走出来的老乡们加入了这份助学的公益事业。
“身为医生,本来就在做一份守护生命的爱的事业,看到这些孩子们陷入困境,真的很心疼,希望自己的绵薄之力可以帮到孩子们。”从2014年起至今,唐希才医生个人资助的学生近二十人次。受他的影响,身边的不少同事、朋友也热心加入进来,包括他所在的广医三院医技第三党支部组织参与助学,每年由党支部党员捐款,共同资助两名贫困学生。
如今,助学已七年,唐希才和他的团队固定资助成员已经超过七十人,2021年资助的孩子总数达130余人。
唐希才(右二)与助学社工作人员一起回访所资助的孩子。
受资助的孩子都品学兼优
不少考入了大学
每当回老家的时候,唐希才医生都会抽空和助学社的工作人员一起去到一些孩子们的家里回访,看看孩子们的近况,并给予一些额外的帮助。
“有一个女孩子美美(化名),父母出了车祸去世,她和哥哥两个人同80多岁的奶奶生活在一起,家里情况非常困难,孩子由于营养不良都非常瘦弱,比同龄人看起来小很多,尽管在这样的逆境中,美美学习成绩非常好,墙上贴满了奖状……”
唐希才(左)到美美家中回访。
第一次见美美的时候,兄妹两人瘦弱的样子就让唐希才感到非常难受,他还发现美美的眼睛比常人要凸出很多,凭着医生的直觉,他判断美美有可能是得了甲亢,于是立刻带了美美去县医院检查,果然检查后确诊,美美患有甲亢。甲亢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定期复查和规律服药控制,考虑到美美的家庭情况,唐希才二话不说承担起了美美的检查治疗费用,他还交代美美的哥哥,每隔半年要带美美去复查。今年七月,美美已经顺利考入县里的重点高中,正在向着充满希望的未来而努力。
“好几个孩子都和我有联系,他们遇到什么事情,都会找我,我也会尽我所能帮助他们。”2019年,唐希才同事资助的一位孩子的弟弟确诊为免疫性脑炎,需要到湘雅二院住院治疗,得知孩子的情况后,湘雅医学院毕业的唐希才立刻联系了老同学,帮助孩子尽早住院治疗,如今这个孩子已经恢复了健康,今年上初中一年级了,成绩也很好。
让唐希才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孩子们虽然成长在异常苦难的生活环境中,却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到,他们坚强、努力、上进,许多受资助的孩子都品学兼优,不少考入了大学,这是他最希望看到的结果,也是让他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
唐希才(右)与自己资助的第一个孩子合照。
2014年,唐希才资助的第一个的孩子,已经中师毕业,如今成了当地一名老师,如今这个小老师也资助了一名贫苦的孩子,成为当地助学社的志愿者,将这份爱心接力下去,用孩子自己的话讲,叫“薪火相传”。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把伞”
“这件事情(资助困难孩子)我想我会一直做下去,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我想为别人撑把伞。我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我自己就是重新化这个小县城通过学习走出来的,这些孩子们也是一样,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这位有着27年老党龄的党员,将多年来的助学之举看做一件“小事”。“其实,我们的资助并不能让孩子们的生活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我希望能通过自己小小的一点善意,让这些孤苦的孩子看到爱与希望,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还有人在关心他们、在意他们。”唐希才说道。
今年9月,唐希才团队和梅山助学社还一起通过腾讯公益平台,为湖南千名事实孤儿进行筹款,帮助这些孩子们渡过难关。
采写:南都记者 李春花 通讯员 王慧
图:广医三院提供
编辑:李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