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呛造车新势力?比亚迪王传福:智能辅助驾驶应走得更稳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汽车
原创2021-09-10 20:00

智能车时代,车企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是造车平台架构的竞争。最近,多家自主品牌车企加速平台架构造车的落地(详见南都此前报道《从“海洋”到“火星”!自主品牌车企为啥扎堆架构造车?》),本周比亚迪正式对外公布e3.0平台详情,不常为新车站台的王传福,却出现在平台的发布现场。

发言中,王传福强调智能辅助驾的发展应走得更稳,感知决策和车辆动态控制的融合需加强,似有“暗呛”造车新势力的意味。据悉,目前该平台已经诞生首款在售车型海豚,该平台未来将覆盖从小型车到大型车的多款车型。

王传福:智能驾驶不能忽视车辆控制

王传福形容,电动车电池的担忧、智能驾驶辅助怎样才能更安全、冬季开电动车不敢开空调等问题,如今依然是用户选择新能源车的“痛点”所在。而平台化造车,要解决的就是上述这些问题。

图片4.png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

以e 平台3.0 版本为例,就将核心模块进一步集成化,还构建了全新的车身结构、 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和全新的车用操作系统等,实现了整车架构的平台化,“它具备智能、高效、安全、美学的优势,化解了困扰电动车发展的痛点。”王传福表示。

谈到智能辅助驾驶时,王传福似乎在反呛此前自动辅助驾驶事故频发的造车新势力们。他表示,智能驾驶辅助目前在感知技术和高算力芯片方面发展迅速,但在感知决策和车辆动态控制层方面却融合不足,体验有所欠缺,“更令人担忧的是,安全难以得到保障,这背离了智能驾驶辅助技术开发的初衷。智能驾驶不能只靠看得准,更要走得稳。”工程师出身的王传福认为,平台架构应该充分发挥车辆本身的控制能力,在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智能驾驶的体验,“高水平的视觉感知和路面感知融合, 以及线控底盘技术,这将为高级别智能驾驶,提供高标准的协作体系。”

言语之下,传统车企在提供高级别智能驾驶时,更注重硬件的控制,在智能“长板”之下,更要补齐硬件、线控、底盘等的短板。

具体的做法是,e平台3.0将传统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整合成为域控制架构,分为智能动力域、智能车控域、智能座舱域和智能驾驶域四大域控,将整车的驱动、制动、转向等功能融合,软件上,比亚迪还称已经自主研发了软硬件解耦的车用操作系统BYD OS,为高级别的智能驾驶提供协作。

今年以来,包括特斯拉、蔚来等品牌都曾在智能辅助驾驶上遭到质疑,传统车企在发力直追的同时,似乎更在意“安全牌”。

平台化背后:

比亚迪上半年利润“只有”11.74亿元

平台化的到来,新车的产品力将得到全面进化,但对企业来说,平台造车的本质,还是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和制造能力,并以规划化来达到成本的有效控制。

今年以来,比亚迪的新能源车销量持续走高,占比也同比增加,截至8月份,新能源车累计销量已经达到26.65万辆,几乎为去年的两倍,相反燃油车的销量则下跌超过两成。只生产纯电动车的e平台,将成为比亚迪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市场份额的关键。

从“赚钱”的角度而言,比亚迪也不得不这样干。

最新的半年报显示,比亚迪上半年净利润为11.74亿元,在营收规模大幅增加50%的情况下,这一利润数据却同比下跌了29.41%,而扣非后的净利润只有3.69亿元,同比大跌59.76%,相比近8000亿元的市值,比亚迪的低利润引起外界质疑。

图片5.png

e平台3.0的底盘。

而从财报来看,原材料价格上涨、口罩等医护用品收入下滑、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增收不增利,以及营销费用、研发费用激增等因素,都让比亚迪的利润遭遇挤压。

相反,汽车业务毛利率为19.53%,则要明显高于其他业务板块,加上汉等高端车型的热销,发力新能源车自然是比亚迪的重中之重。

今年以来,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从年初的5.4%大幅提升至如今的超10%,在原有的王朝系列之外,发力海洋系列纯电动车,将是该车企增收增利的主要途径。数据显示,今年8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已经突破6万辆大关,创下单月新高的同时,再次拉大与特斯拉中国的差距。

据悉,e平台3.0将推出一款名为ocean-X的中型电动轿车,新车将继续对标特斯拉,除了比亚迪,e平台3.0也将开放给其他车企使用。此前,另一自主品牌吉利也把自己的SEA浩瀚架构开放给百度等造车企业使用。

出品:南都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研究中心

南都记者 钟键挺

汽车生态.jpg


编辑:黄露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