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的“孪生隐喻”:孙诗梅、孙诗雪作品展广州开幕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1-09-12 16:19

9月11日,“你在,孪生的隐喻:诗梅与诗雪作品展”在广州三域-汇空间展出。此次展出两位艺术家孙诗梅、孙诗雪是一对双胞胎艺术组合,她们生于哈尔滨,生活于广州,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高研班。此次展览是她们的初次个展,展出作品50幅,均为两位画家近年来所创作的人物、风景、人体、花卉系列作品。

fb0ffa09d8d5313285ece4f92f7afd38.jpg

展览海报

WechatIMG2036.jpeg

艺术家孙诗梅、孙诗雪

当天,广州艺术界的皮道坚、雷小洲、陈子君、王义明、张瞄、郑晓君等名家到场祝贺,而文学界的世宾、安石榴、杨莲等诗人也参与了画展。这是一次别出心裁的展览,同时展出的还有摄影家丘俊松为诗梅与诗雪拍摄的影像,另外诗人黄礼孩专门为此次展览的内容与空间写了三首诗歌,一起展出,凸显了画展的诗性和综合材料性质。

点击观看展览现场视频WechatIMG2042.jpeg

展览现场

展览围绕“你在,孪生的隐喻”这个主题进行,现代舞者戴着用艺术家的脸三D扫描制作出来的面具舞蹈。另外,独立音乐人卜军演唱了为两姐妹创作的民谣。之后,主办方为艺术家举办了一场关于“诗梅与诗雪的艺术”的研讨会。

WechatIMG2039.jpeg

策展人黄礼孩

策展人黄礼孩认为:“作为孪生姐妹的诗梅、诗雪,她们面对自身的生命,面对她们之间特殊的生命符号,她俩把生活、绘画、艺术交融在一起,一如她们生命本身,也能绽放出异样的艺术之花。诗梅与诗雪作为孪生形象出现,就像时间的重影,形象生命的双重奏,仿佛是同一个灵魂在两个不同的生命里的存在。她们从日常生活到精神探索,相互融入,相互映照,相互促进,她们之间的个体仿佛获得了复数的生命。你的存在即是我的存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强烈的相互佐证、互相关注、彼此依存的关系。”

WechatIMG2041.jpeg

展览现场

诗梅的画作完成度较高,隐藏着她的心思,情感饱满,对绘画对象作出个人的反应,在规范中寻找着艺术的偏差;而诗雪的画,用色更为大胆,讲究构图与点线符号的运用,并在画面里把神秘与愿景混合起来。把她们的绘画摆放在一起,可以看出差异性和内在互相呼应的关系。

WechatIMG2038.jpeg

皮道坚

皮道坚说:“我为什么喜欢诗梅和诗雪,第一点就是她们对艺术的热爱、执着和敏锐的感知力;第二点,我觉得她们很干净,是一种本质上的干净,反映在今天在场的这些艺术作品里,她们的画让我想到诗人苏东坡说过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广州美院的雷小洲教授评论说:“关于艺术中的孪生题材总是离不开对于身份认知、共性个性的讨论,相似外表下的不同性格成为戏剧冲突的主要来源。如今,诗梅和诗雪找到了展现她们对美与人的魅力认知的最佳方式——绘画表达,她们通过绘画来展现彼此中的那部分自我,同时这也是二人的一种交流方式。我们以整体看待她们,她们以个体面对彼此”。

策展人、收藏家、三域艺术空间创始人张委说:“对于诗梅与诗雪作品的辨认显然易于她们孪生的身份。诗梅的作品大气、完整,有格局,画面深沉,明亮中潜藏隐密,她把一些有形与无形的文字符号植入画面,在显现的色块交织出另一种内在的述说,留下的想象还在持续延展;而诗雪的作品则是跳跃、神秘、敏感,仿佛有精灵在召唤。她不按常理,不求逻辑,只是尽情抒发内在所思所想。她的构图巧妙,彩色大胆,画面畅快淋漓,色彩大胆,意味深远,让人流连忘返”。

WechatIMG2040.jpeg

黄礼孩的诗与画作交融在一起

孙诗梅在画展研讨会上回应说:“我们的生活是重叠、交织、渗透、形影相随的,但是,我们又是独立的,内心中也有对方无法触碰到的角落。我们同步选择同样的人生路,没有任何偏移和错失,就像一个行为艺术,在每一天重复着,重复同样的记录,也让我们对生命的状态,对彼此的关系,依赖,惦念 ,牵挂,爱,厌倦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妹妹孙诗雪则这样说:“我喜欢在画中用点,点成线 ,像指纹一样 ,对于我这是代表指纹的符号,是我对那些记忆中的事物的寻找、接近、触碰,是我的情绪的游走。我会在画中加入犬之精灵,它映射的是我和姐姐(诗梅)的关系,亲密亦疏离,这也是我们之间的戏谑。我和姐姐形影不离,会分享生活中的大部分内容。但在绘画中我们保持独立和不可逾越的界限,唯一共通的是我们共享一个象征符号——蝴蝶。它隐身在我们画面中,蝴蝶象征自由、灵魂和从身体释放而出的重生,如同我们自己选择绘画,蜕变第二次人生”。

据悉,“你在,孪生的隐喻:诗梅与诗雪作品展”的展期将从9月11日到11月7日(每周二至周日10:-17:00),画展的中途,三域艺术空间(江南大道隔山新街21号)还计划进行姐妹画家有关的艺术分享。


编辑:朱蓉婷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