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犬养成记:士兵为其当“月嫂”,经训练几秒就能搜出爆炸物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1-09-15 09:45

九月的祖国南大门还未入秋,下午靠近傍晚时分,一条马里努阿犬在训练场上吐舌头散热,只听训导员一声“袭”,它狂奔向50米开外的“犯罪嫌疑人”,死死将对方右手臂的护袖咬住。

这里是我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军犬训练机构之一,日复一日的繁育、训练、教学,为边防、安检、防暴等用犬部队培育了大量优秀军犬训导员和军犬。他们被分配到祖国的大江南北,战斗在执勤、处突、反恐一线。“军犬是军队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生成战斗力的有生力量,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仍没有任何仪器能综合取代军犬的特殊作用。”武警部队军犬基地某军犬队政委罗贤标向南都记者谈到。

近日,南都、N视频记者探访了武警部队军犬基地某军犬队。

微信图片_20210914181041.png

幼犬刚出生时,繁育员每天会相伴左右,深夜要多次起夜,逐个给幼犬喂奶。

繁育:士兵直言“陪它们的时间比陪女友多”

一条军犬,从出生那一刻就被无微不至地照料和呵护。在过去7年,繁育员韦业英和许多小犬们处成了“亲子关系”,用他的话说:“跟犬妈、犬娃待在一起的日子比跟我女朋友在一起的日子多多了。”

今年9月,26岁的韦业英又要抉择去留,他再一次放弃了一家地方宠物单位的高薪工作机会,留在军犬队继续做好军犬繁殖培育工作。

微信图片_20210914183546.png

幼犬、小犬在投训前都要靠繁育员们饲养陪护、进行基础训练等。

两岁大的史宾格母犬“安琪”不久后就要第二次当妈妈了,这一次,它的助产师和护理师还是韦业英。韦业英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安琪”就躺在他的怀里,他时不时扳动“安琪”的两只前腿,翻过它的身体,为之调整躺姿,以防压到已被孕育了40多天的犬宝宝们。

微信图片_20210914184425.jpg

繁育员韦业英和母犬“安琪”。

“安琪”一甩动身体,细又多的毛发散落在韦业英的衣服上,他只是耐心地拿起梳毛器缓缓为它理顺身体的毛发,不时念叨着:“哎呀躺好,第二次怀孕了,你应该知道的。”

这份工作对于年轻的男同志来说的确不容易。军犬队里所有幼犬、小犬在投训前都要靠繁育员们饲养陪护、进行基础训练等。

微信图片_20210914181209.png

母犬孕育更是繁育过程中的重要的一环。在交配完的第一个月,犬医所的B超机就可以清晰找到母犬胚胎,并诊断胚胎状态。之后,日常运动、饮食等方面的“特殊关照”贯穿约60天的妊娠期。“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流产,饮食量过大或营养跟不上可能影响母犬和犬宝宝的健康。”韦业英向南都记者说道。

“月子中心”:士兵花10余小时为母犬助产

对于繁育员来说最繁琐和复杂的,当数照顾产犬和新生犬。军犬队政委罗贤标向南都记者比喻:“可以说,他们就是母犬和新生犬的‘月嫂’。”

在孕犬生产前一周,繁育员和孕犬一起搬进“月子中心”。南都记者注意到,这里的犬房、犬床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消毒过的毛巾、剪刀、针线,以及药品等物件会在孕犬临产前备齐。背负式手动消毒喷雾器也被放置在房间角落,韦业英谈到,因为产后母犬不能频繁洗澡,产房需要每天消毒,才能尽可能保证母犬的伤口不被感染。

韦业英向南都记者介绍,由于母犬分娩的幼犬数量一般有10多条,繁育员帮助母犬分娩的过程要花十多个小时,遇到母犬难产的情况生产时间还会更久。繁育员就像妇产科医生一样,将一条条幼犬从母犬的怀里捧出,帮助母犬剪脐带,处理伤口......

要让这窝幼犬达到100%的成活率并不容易,在它们生下来后的一个月里,繁育员每天都会与它们待在一起,同吃同住。繁育员的床铺和犬床一墙相隔,中间设有窗户随时观察情况,母犬和幼犬则被分隔在两个区域。

微信图片_20210914181318.png

繁育员的床铺和犬床一墙相隔,中间设有窗户随时观察情况。

幼犬的饮食与婴儿一样,要少食多餐。在幼犬生下后的10天里,除了白天的照料外,每天夜里,繁育员的闹钟会在凌晨0点、2点、4点准时响起,他们要起身到隔壁的犬舍,逐个给幼犬喂奶。

“它们是通人性的,我把它们当成小孩去养,它们感受到‘宠爱’之后也会对我产生依赖。”韦业英形容繁育员与小犬之间的联系更像亲子关系,他向南都记者回忆,在一个护理产马里努阿犬的冬夜,他睡到半夜发现被子被拖走了,等他起身一看,才发现母犬把他的被子拉去给幼犬做窝,这让韦业英哭笑不得。

三等功、嘉奖、优秀士兵......这些年,因为对母犬和幼犬呵护有加,韦业英拿到了不少专属繁育员的功勋章。而一条条小犬也在韦业英等众多繁育员照顾下长大,它们被训导员带到属于它们的“战场”,训练成真正的“无言的战友”。

条件反射:十余秒就能找出箱包里的爆炸物

今年9月退役的刘涛已经当了7年的军犬训导员。在离队前一天,刘涛把“马战狼”带到训练场,完成最后一次人犬协同训练,给犬梳了最后一次毛,给犬喂了最后一次食物。

“马战狼”是一条马里努阿犬,这种犬嗅觉灵敏、攻击力强、衔取欲望高、弹跳力强,且服从性高,是很多国家军警界的“宝贝武器”。

微信图片_20210914181225.png

训导员刘涛和军犬“马战狼”。

训练场上,队友在空地上码好24个箱包,其中一个藏匿着爆炸物(TNT),刘涛指挥“马战狼”对场上的箱包进行识别搜索。

“搜!”刘涛一声令下,“马战狼”小跑着,挨个巡过每一个箱包,仅用10多秒的时间,就在目标箱包处坐卧下来,安静地等待军犬训导员前来检查箱包。刘涛从目标箱包内检查出爆炸物后,拍拍“马战狼”的前胸表示鼓励和奖赏。

在另一个模拟卡点,“马战狼”被带到三辆车前,听到刘涛的指令后,“马战狼”迅速行动,很快就准确定位到藏匿其中的爆炸物。

这是常被运用在路口、车站、机场、海关等勤务场景中的警戒设卡搜爆课目。刘涛向南都记者介绍,其重点检验的是静态条件下军犬搜爆能力,这不仅要求军犬准确找到爆炸物,同时要求它以坐卧的姿态示警,不能叫、不能动,因为现实环境中经过设置的爆炸物可能因声控或触控随时发生爆炸。

微信图片_20210914181250.jpg

“马战狼”听到训导员一声指令,狂奔向50米开外的“犯罪嫌疑人”,死死咬住对方手臂。

训导员的长期训练使军犬形成的条件反射,从听到指令到行动,军犬的反应时间仅用不到半秒时间,而要让军犬准确无误地完成动作,更需要反复的练习和巩固。“比如飞跃断桥、爬跃高梯、扑咬,跟我们人一样,需要反复练习,不然他可能因为体力不支就从木板上掉下来了”,刘涛说。

这需要耐心和技巧来培养默契。“马战狼”刚刚接受训练时“有点懒”,它不愿意靠近箱包,对寻觅行为并不敏感。为了激发潜能,刘涛用它最喜欢的小橡皮球扔到多个箱包里,“让它自个儿玩去。”刘涛向南都记者谈到,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马战狼”熟悉箱包场景,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箱包搜爆的训练以提高训练效率,进而转入车辆搜爆的训练。每一次完成动作,刘涛都会给予表示鼓励的前胸抚拍。

微信图片_20210914181220.png

他们曾完成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安保,以及“雷霆扫毒”专项行动等任务。

目前,“马战狼”最稳固的课目就是车辆搜爆了。在一次比武中,“马战狼”这个课目的成绩是速度7.5秒,在同场竞技的12条军犬中排名第一

功勋:完成多项重大安保任务

“作为我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军犬训练机构之一,在一茬茬官兵的努力下,通过日复一日的军犬繁育、训练、教学,我们犬队为边防、安检、防暴等用犬部队培育了大量优秀军犬训导员和军犬。他们被分配到祖国的大江南北,战斗在执勤、处突、反恐一线,在边防、海关、公安各条战线上大显身手。”罗贤标向南都记者介绍。

他们多次完成重大任务,包括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G20杭州峰会等重大安保任务,还参与过“雷霆扫毒”专项行动等任务。卓越的成绩还曾吸引过越南公安部、德国边防部门等境外单位到军犬队参观交流。

军犬队里有太多像“马战狼”这样的高质量军犬,以及与他们日夜相伴的繁育员、训导员。“马战狼”未来还有其他很多训练任务,不过,它的搭档不再是刘涛了。在上级统一安排下,离队前的半个月,刘涛把带训了近4年的“马战狼”提前交接给战友周鸿轩。“带训军犬需要有极好的耐心和责任心,这方面,周鸿轩是我最信得过的人。”

微信图片_20210914181940.png

提前交接可以让“马战狼”更快熟悉新战友,但与老训导员之间的默契可能也是短期内戒不掉的“条件反射”。

9月1日,刘涛离队登车前,他和战友周鸿轩并肩走在回犬舍的路上,犬绳在新训导员周鸿轩手中握着,马战狼却“不听使唤”地挨向刘涛,脸部不停往刘涛的左腿上蹭,好像在期待再得到一次表示鼓励的抚拍。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黄小殷

摄影:实习生 张绮婧 吴诗欣 南都记者 李琳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