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设新车位、新建晾衣区、安装感应门......在坪山街道和平社区的大街小巷,每月都有细微的变化发生,每一个小举措的改变,带来的却是社区整体环境的改变,老街非机动车乱停放问题少了,居民也有了固定晾衣区,和平社区正通过多项举措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增设非机动车位 “堵心路”变成“舒心路”
坪山老街位于坪山街道和平社区建设路,这里是坪山最为繁华的闹市街区之一,但建设路两旁人行盲道被非机动车占用的问题。
“一到周末,人多,车杂,加上一些摩的等非机动车乱停放,造成建设路道路堵塞。”社区人员告诉记者。对于建设路非机动车乱停放这一“顽疾”,和平社区首先在建设路周边规划建设4处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加大停车位供给。同时,社区也会定期组织志愿队伍开展文明劝导活动,积极宣传文明停车,对于不听劝导的车主,将会由专班队员及社区综合整治队员对违规停放的车辆进行锁车处理,被锁车辆车主需前往社区观看相关视频及思想教育后并签订承诺书才能开锁。
通过一系列的疏堵结合措施,建设路人行道非机动车辆违规停放得到了明显的成效,长期存在单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有了明显改善。
打造公共晾晒区 晒出居民幸福感
“你可别小看这晾衣服,你去晚了还没地方呢!”住在和平社区马东居民小组的黄阿姨告诉记者,由于城中村房屋设计缺乏晾衣区,导致居民被子床单等大件衣物缺乏晾晒场地。为此坪山街道和平社区对晾衣区进行规范,设置公共晾衣区。
“我们把晾衣区规范起来,设一个公共晾衣区,既方便了群众的同时,又提升了市容环境。”目前,和平社区已在马东、马西居民小组设了20多平方米的公共晾衣区。根据居民小组的老年人平均身高设置晾衣架的高度,共设三排晾衣架,长度达10余米,离地面高度约1.6米。
社区后续还将在泰富华庭小区、黄果坜居民小组、中兴西片区等地设公共晾衣区,并针对坪山老街商户设计巷道晾衣区,解决商户的晾晒问题。
增设自动感应门 老市场“焕然一新”
为进一步打造安全文明的交通出行环境,针对坪山老市场车辆乱停乱放导致“出行难”的问题,和平社区党委在坪山老市场部署停车位划线、车辆自动感应开闸等工作,落实专人负责,聘请第三方公司,在坪山老市场3个地点新增58个非电动车停车位,安装2个车辆自动感应闸门,全面整顿车辆整治占用消防车通道的行为。
“现在进出菜市场买菜方便多了,电动车都整整齐齐停放在规定的车位上了”,买菜的张阿姨说道。社区负责人表示:“安装了车辆自动感应闸门之后,车流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没有再出现消防通道被车辆占道的情况了,市场的安全和群众的安全都得到了保障。”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曾海城 通讯员 曾子浓 毛霞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