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交融,残盈相映:“新锦灰堆”艺术展走进广东美术馆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1-09-18 10:48

近日,广东美术馆推出“新锦灰堆——当代绘画的新感知”展览,在“风景空间”“人物表现”“水墨空间”“抽象表现”四个板块中,以多样的艺术形式,在社会观察、艺术语言的自身探讨等不同维度中分别提出了关于传统现代性的思考。

无标题.jpg

展览海报

锦灰堆,或八破图,这个概念在中国艺术史的出现,一方面,早在元代的钱选里就已经开始,把一些看似不相干的残碎之物堆积在画面上;另一方面,则是晚清以来渐渐流行的一种艺术语言,即汇集古典或者远古的器型,采取复拓的制作方式(包括原拓、颖拓),再以拓片拼贴组合,来拟似绘画,当然偶然也会有所描绘,做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把古典的形态以拼凑和拟似的方式,保持残缺感,重新组合起来,是古今多元的一种方式。

《无物之触》系列之5 陈卓   陶瓷 60cmx40cm 2019.jpg

《无物之触》系列之5 陈卓   陶瓷 60cmx40cm 2019

此次展出的作品,一方面不断尝试打破艺术品类间、媒材间的边界,试图表现处于不断迭代不断发展的丰富性与日常;另一方面,作品内在所包含的传统文脉,将盈缺之美中的张力关系辩证地呈现为一种新的平衡。

疏影02之一   王绍强   纸本水墨 193X180cmX2  2021.jpg

疏影02之一   王绍强   纸本水墨 193X180cmX2  2021

它以开放的姿态,迎接着多元可能,相较于解构,亦是一种新的建构,相较于割裂,更是探索交融。它所表达的是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例证和缩影。在艾森斯塔特的多元现代性研究中,他强调了全球体系中的多元叙事,并在本土化和混杂化的趋势中更加迈进了一步,换言之,艺术表达的兼容并蓄更加吻合了这样的一种现代性解读。而与此同时,与相似又不同的西方波普的拼贴艺术相比,“新锦灰堆”中作品本身所具有的中国传统元素,又表达出古典东方雅士的审美趣味和东方哲学。

精致的虚幻之二 古原  综合材料 亚麻布180cmX200cm   2017.png

精致的虚幻之二 古原  综合材料 亚麻布180cmX200cm   2017

一直以来广东美术馆关注传统艺术的当代表现,试图通过不同的主题表达梳理古典之于新时代语境中的新面貌,呈现文化转型期的痕迹。

此次以“新锦灰堆”为题的展览,试图以传统的典型对于当下的呼应来寻找一种交融创新的新思路。在矛盾、多元和统一中,呈现出传统文脉的智慧和思考,对当下的传统艺术的发展展开新的可能。不是决然的蜕变,亦非自我重复,而是源自于传统文脉内在语言的自我革新精神,更好探索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展期:09.17—10.17

展厅:广东美术馆5、6、8、9号厅


南都记者朱蓉婷  实习生陆洋

编辑:朱蓉婷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