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复发和进展,睾酮水平高低与之密切相关,因此,新的专家治疗共识将睾酮水平管理提升到重要位置。
近日,南都记者留意到,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联合编写的2021版《前列腺癌睾酮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下称专家共识)已出版,根据专家共识显示,在雄激素去除治疗(下称ADT)后,睾酮管理规范化尤为重要,“理论上睾酮水平的数值越低越好”。
据南都记者了解,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前列腺癌已成为继肺癌之后,成为男性发病率第二高的癌症。由于该肿瘤进展缓慢,早期症状隐匿,因此在疾病早期阶段患者难以察觉患病,一旦前列腺癌开始快速生长或者扩散到前列腺外,病情就会较难治愈。
专家表示,前列腺癌的发病与睾酮水平(即雄性激素)水平密切相关,降低睾酮水平可抑制前列腺癌的发展。因此,以睾酮到达去势水平以下是局部进展期和转移性前列腺癌雄激素去除治疗的主要目标。因此,在前列腺癌的诊疗中,睾酮管理非常重要。通过规范的睾酮检测和结果分析,可以有效地指导前列腺癌临床诊疗策略。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黄健教授表示,基于新版的专家共识,血清睾酮的检测与监测需要贯穿前列腺癌诊断、评估、治疗及预后的每个阶段,对ADT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通过药物治疗实现深度降酮,把睾酮降低到20ng/dl以下,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患者更佳预后和调整治疗的参考标准。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叶定伟教授表示,在ADT治疗中,患者的睾酮水平仍可能有波动,其中部分患者的睾酮水平在50至20 ng/dl之间。因此,新版共识建议,在前列腺癌治疗的各个关键点,都要开展睾酮检测。专家共识推荐,在对雄激素去除治疗开始前及治疗6个月内每月规律检测睾酮,通过规律的睾酮检测和结果分析,指导前列腺癌临床诊疗策略选择。
公开资料显示,各国指南均推荐对雄激素去除期间,睾酮应达到、并稳定于去势水平以下(睾酮水平<50ng/dl),同时越来越来研究显示,更低睾酮水平对前列腺癌患者的获益更多。因此,学界认为,通过“深度降酮”将睾酮水平降到20ng/dl以下,可以提升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获益。
专家表示,目前ADT治疗包括手术去势和药物去势,手术去势可使睾酮迅速且持续下降至低水平,但对患者的心理影响较大,而药物去势则是定时注射一定剂量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下简称LHRHa)激动剂或拮抗剂,就可使睾酮浓度降至去势水平。因此,新版《共识》推荐, LHRHa制剂是应用更广泛的ADT治疗药物。尤其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3个月剂型的应用在保证相同的睾酮控制水平前提下,减少了患者的出行风险。 例如曲普瑞林3月及6月剂型,研究结果显示可深度降低睾酮水平可低于20ng/d。
另外,南都记者注意到,除了睾酮检测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作为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重要性日益凸显,不仅有助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在规范的疾病管理中,PSA检测与睾酮检测同样重要因此,新版《共识》建议,将睾酮检测与PSA检测同步进行,尤其在治疗切换点或疾病进展阶段,需及时同步监测睾酮和PSA。
南都记者 贝贝
编辑: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