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见习记者宋凌燕 发自北京 9月23日,在生态环境部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南都记者提问,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减少和破碎化是威胁其生存的原因之一,云南省在在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方面有什么探索和成效?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天喜。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天喜回答了南都记者的提问,他介绍,云南野生动物种类丰富度居全国之首,被称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但整体呈现物种种类多、种群规模小、分布狭窄、特化程度高的特点。近年来,云南不断探索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和恢复的有效措施,着力加大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保护力度。
王天喜介绍,云南省的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四方面:
(一)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全省已建362处自然保护地,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湿地修复等重大生态工程,不断优化森林、湿地生态结构和功能,有效保护了野生动物种群及其栖息地。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老挝北部3省共建133平方公里联合保护区,保障了亚洲象跨境种群交流安全。
(二)探索建立保护地外重要栖息地管护新模式。“十三五”以来,重点加强元江中上游绿孔雀重要栖息地的抢救性保护,已建立多处保护小区或社区公益保护地,将已发现的绿孔雀种群分布点全部纳入保护管理范围,通过发动周边社区群众共管共护、开展日常巡护、加强社区宣传教育等措施,大大提升了当地群众的保护意识,狩猎、采集等人为干扰强度大幅度降低。监测显示,该区域内绿孔雀育雏活动正常,部分区域种群分布范围扩展明显,野外种群处于稳定增长状态。此外,全省各地还建立了印度野牛、菲氏叶猴、滇金丝猴等多个物种、多种管理模式的保护小区或者公益保护地,有效扩展了旗舰物种的栖息地受保护范围,为促进濒危物种种群的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试点开展栖息地恢复和食源地建设。针对亚洲象、绿孔雀栖息地森林郁闭度过高,适宜性下降的情况,组织开展特定保护对象的栖息地生境恢复工作,实施了补植喜食植物、修建硝塘、饮水池和戏水池等工程,提升栖息地质量。截至目前,已修复栖息地面积600余公顷。
(四)发起首个野生动物全境保护网络。2019年,云南省林草局联合26个机构成立了“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开创政府、公益组织、科研机构、社区、公众和企业等联合保护野生动物新模式。通过筹集900万余元社会资金,实施了滇金丝猴种群监测、巡护、栖息地廊道修复、社区保护、自然教育全方位保护,为中国旗舰物种的保护积累了经验。
在云南西双版纳,一头新生小象因脐带化脓等严重病症,出生仅6天就被象群遗弃。当地相关部门开展紧急救治。 新华社发
王天喜指出,据调查监测,云南约有50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分布区增加和扩大。每年迁徙至云南的鸟类多达420种,赤麻鸭、灰雁、绿翅鸭等7种水鸟数量超过1万只,并不断观测到鸟类新纪录、新分布。亚洲象、西黑冠长臂猿、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滇金丝猴、绿孔雀等珍稀濒危物种野生种群数量稳定增长。
其中,亚洲象种群数量由150头增加到300头左右,滇金丝猴由1400只增加到近3000只,西黑冠长臂猿由800只增加到1300只左右。猕猴、野猪、原鸡等种群数量增长迅速,保护成效显著。
编辑:梁建忠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COP15,保护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