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博主3个月收获百万粉丝:谁说严肃知识没法火?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1-09-23 21:27

诙谐的解说词,精美的版画,悠扬的配乐,5-8分钟内说清楚一个哲学问题。博主张乔木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哲学家的故事和理论变得栩栩如生。

张乔木的账号“思想史万有引力”是一个专门普及的哲学知识的视频号,仅用3个月就在抖音收获了100多万粉丝。专攻艰涩深奥的领域却火出圈,他是怎么做到的?

头图.jpg


为什么会火?

把哲学放到生活里  网友“终于有我看得懂的”

张乔木说哲学,通常先举些生活中的故事,再转而讲到某个哲学家和他的理论,在案例中实现哲学理论的清晰解释。他的标题就贴近性十足,比如“他们为什么不结婚”“抖音喷子行为大赏”“人为何孤独?”“情为何物?”等,这些视频的点击量都很高。捕捉到了当代人的情绪点,触及每个人会思考会聊及的话题。

WechatIMG537.jpeg

视频受到网友的喜爱程度,让张乔木自己也感到意外。他在2021年4月22日发出第一个视频,用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描述现代生活,让大家知道“我们的理念世界和真实世界,我们的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存在怎样的区别”。这条视频下跟帖众多,有人说“这才是干货”“我想把你的每一段讲解都编成文字记录下来”。

他做过一期讲美学的,讲得非常通俗幽默,还配上了一些大家都能理解的内容,这支视频让他直接涨粉15万左右。做了50多支视频后,张乔木的粉丝已有40多万。只要他讲通俗的东西,粉丝就会说,“终于有一期我看得懂的。”

许多网友在评论里请他推荐相关书目,不少人在评论里与他讨论一来一回地讨论起哲学问题。一条讲述哲学家卢梭的视频,获得了超过20万的点赞。

卢梭.jpg

为什么说哲学?

“是我们的诗和远方

以哲学切入新媒体,对38岁的张乔木来说并不违和。他哲学专业出身,大学毕业后当过记者,后来到市场部门。“因为我本身学哲学的,后来又做媒体,做媒体的时候也一直在思考哲学,所以我想把这两方面结合一下。”

他想打破大家对哲学的固有认知,哲学不仅是艰涩的词汇和概念,想把哲学和生活实践以及当下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哲学不仅是庙堂上的哲学家,它更多是你对当下的一种思考。比如他发出的第一个视频,关于柏拉图的“洞穴隐喻”,他有种强烈内在冲动,希望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之下,能够去想一些不太有用的东西。

“我觉得我们被现代性羁绊了,只看到眼前的世界,每天就想着如何上班,如何下班,如何挣钱,如何去照顾老婆孩子,如何买房买车,这是一个眼前的世界。但是如果从哲学的角度解读,在可见世界之外,我们还有一个可感世界,一个理念世界。哲学是无用之学,但也是我们的诗和远方。”

张乔木收到许多良性反馈。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个同样学哲学专业但从事金融行业的粉丝,看完他的视频后很激动,“他告诉我,你做的事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他说我现在也没有时间去做这个事,他对我表示了真诚的感谢。”


为什么是短视频?

尝试所有受众都能理解的语言

张乔木在大学毕业后15年后第一次找到了干“老本行”的机会,就是进入短视频平台。他在抖音上注册了账号“思想史万有引力”,在他看来,抖音是一个相对比较轻松的平台,“而我想做的哲学相对比较曲高和寡、阳春白雪。但我想尝试一下,用一种我们所有受众都能理解的语言,去翻译西方的哲学和思想,市场应该还没有特别优秀的号出来。”

短视频时代的知识碎片化,在张乔木看来,并非都是坏事。短视频这个工具缩短了知识创造者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我们学知识其实像吃一根甘蔗,不一定要吃一根或从头吃到尾,其实能从某一个观点、某一个视频中,有所认知提升,就是一种成长。可能它是比较零散的、碎片的,但是碎片化如果能给你一种思维的启示,让你根据这种思维的启示去按图索骥,找到你想学的知识,我觉得这是碎片化相对的优势。”

张乔木说,他用亲身经历证实了,严肃深度知识,也能用好短视频这个时代的新工具。


他看自己的粉丝:两种人

张乔木把自己定位在一个“知识的翻译者”的角色。最终要达到的是用现代性思维去翻译严肃知识,把它翻译成一种让大家可以接受的语言,就像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一样,把枯燥的历史讲得极具趣味。“我们这种知识不是自己原创的,是翻译的,但重点是有我们自己的一种认知和观点。”

粉丝量越来越大后,张乔木又进入理性的思考层面。他发现,真正专业学习哲学的人不太会看短视频,更多是通过阅读来学习。而他的粉丝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哲学真正感兴趣的人,他们想通过别的角度看你如何解读西方文化;另一部分对哲学谈不上真正的兴趣,但他们的内在有一种驱动,就是对知识充满向往。


他看自己的作品:写稿功夫多 配图是特色

张乔木要求自己一周更新五篇,周末休息。他一般都是晚上下班回来就开始思考确定选题,写稿,录音,找图,剪辑,整个流程耗时2个-4个小时。

功夫大多花在写稿子上。他自称技术比较粗糙,录音通常一次就过,接着在手机上用剪映剪辑。

除了撰稿,视频的配图也花时间,他专门到外网寻找大量的西方中世纪到近现代的艺术作品图片,这些经典配图贴合他讲述的内容,成为他的视频特色之一。

流量变得越来越大后,抖音对张乔木的扶持也变大了,专门成立一个小组帮他处理一些特殊问题。同时也有一些出版社找到他,通过他帮忙售书。而未来他也将把自己在抖音的输出出版成书。

由于人文社科知识的特殊性,现在张乔木的视频越做越长,从三五分钟慢慢变成七八分钟,他发现抖音的用户也并不是不能接受这种长度的视频。

(马越)

编辑:戴越

2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戴越7.95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