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脚痒痒就挠一挠,皮肤有伤口就涂点消毒药水,这对普通人很平常,但对糖尿病人来说要万分小心。近日,广州一名糖尿病人自行在腿部挠破的伤口处涂抹大量紫药水,不仅盖住伤口周边皮肤、影响观察,还耽误了治疗时间,伤口情况已很不好。
为此,医生提醒“糖友”们,皮肤有破口不要用碘酒、碘酊这样的强刺激消毒药水,也不要用颜色较深的药液,可以用的是生理盐水、碘伏,但伤口一两天没有好转就要去医院处理,同时,建议“糖友”们定期做下肢神经和运动功能测试,以尽可能预防糖尿病足。
罗先生小腿已出现多处较深伤口,之前涂抹的紫药水仍无法完全洗去。通讯员供图
给小腿伤口涂满紫药水 盖住了伤口还耽误治疗
罗先生有糖尿病病史20余年,3个月前右小腿皮肤出现瘙痒,挠抓导致皮肤破溃,自行予药物处理无缓解,于是自行购买紫药水涂抹皮肤溃烂处,但伤口渗出的液体越来越多,至一周前,罗先生的家人将他送到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三院”)就诊,被收入内分泌代谢科治疗。
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李晨钟发现,罗先生小腿伤口皮肤破溃处均被紫色药水覆盖,无法观察到伤口内部及伤口周边皮肤情况,这给判断伤口情况带来困难。
初步检查发现,罗先生右下肢情况不佳,伤口渗出脓液较多,伤口较深,若不及时处理,存在截肢的风险。
李晨钟介绍,临床上,遇到不少自行处理伤口的糖尿病患者,敷自制中药包、贴创可贴、涂抹各种药水等,这些做法大多对伤口弊大于利,最关键的是延误治疗时机,导致不可逆的伤害,每每见到类似的病例,都非常痛心。
医生提醒:不要用碘酒、碘酊、创可贴、深色药水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住院患者花费最多的并发症,下肢的任何小伤口都可能成为糖尿病足的导火线。
李晨钟提醒,糖尿病患者平时应多观察脚底的皮肤有无红肿、皲裂、水疱、挤压伤、脚癣、抓伤和足趾变形等情况,如果有问题,要尽快去医院内分泌科检查。
如果发现皮肤破损,自行处理要十分小心。平常人足部的皮肤破损了,用点碘酒消毒后贴个创可贴是个好方法,但糖尿病患者就万万不能这么做。因为,碘酒有刺激性,容易让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溃疡围绕着足部伤口,逐步扩大、加深。创可贴糊在伤口上,会造成局部温度的增高,患处由于温度升高不透气,很容易出现细菌繁殖现象,这样患处就更不容易好了。
另外,糖尿病患者伤口要避免在创口处使用颜色较深的药液,比如说紫色,红色的药水,药液的颜色可能会遮盖伤口出现的异状,如感染、伤口不愈合等,进而耽误了治疗,也应该避免使用碘酊等强刺激的消毒剂。
可以用生理盐水、碘伏 一两天没好转应立即去医院处理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轻轻拭干,必须每天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也可以使用刺激性小的碘伏进行消毒。如果伤口在一两天内没有好转迹象,或者局部出现红、肿、热等表现,即使感觉不到任何疼痛,应立即去正规医院检查处理。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若控制不好,会致血管狭窄、闭塞,血流不畅,从而导致足部神经细胞缺血,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损伤。所以,糖尿病足的患者起初会觉得足部发凉、麻木,后来就没有什么感觉了。有一些病人鞋子里面有小石头、沙子也感觉不到磨脚,直到足部伤口溃烂才就医。
为早期发现下肢血管、神经病变,医生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每年定期做下肢血压和超声检测以及神经感觉功能测试,以便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以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通讯员游华玲
编辑: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