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道歉!广州首例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刑附民公益诉讼案宣判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1-09-24 17:41

南都讯 记者王瑜玲 短信轰炸、电话骚扰、个人信息无故泄露.....如今国家为打击此类行为出台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予以规制,检察机关更是重拳出击,不仅要对不法分子追究刑事责任,还要对其追究附带民事公益责任。

据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检察院消息,9月22日,由白云区检察院提起的广州市首例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一审宣判。经过庭审,法院支持检察机关的全部诉讼请求:依法判决被告人余某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五千元;同时判令其委托电信部门向被侵权人群发短信提醒其注意个人信息保密,并在全国性公开发行的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

白云1.jpg

庭审现场。

与他人合谋应聘电商公司客服岗位

非法盗取客户交易信息两万余条

案件显示,2021年3月14日,余某某按照合谋内容,到白云区某电子商务公司应聘从事客服工作。入职后仅4天,余某某成功获取到公司提供的客服账号和口令,利用其登录公司的APP,通过扫描同案人提供的二维码,配合同案人将信息采集软件非法植入该公司APP内。

很快,该公司大量的客户交易信息被非法盗取,多名客户反馈遭到各种诈骗电话骚扰

警方经过侦查,成功锁定并抓捕了余某某。经统计,余某某非法盗取的公民交易信息两万余条。

公开听证确定民事公益诉讼请求

督促行政机关依法查处涉案企业

据介绍,该案是广州市首例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白云检察高度重视,双管齐下做好案件办理工作,争取发挥示范作用。

8月20日,白云检察举行公开听证会,借力三名人民监督员的强大“外脑”确定本案民事公益诉讼请求。经过检察官介绍案情、余某某供与辩解、听证员提问、听证员评议等环节后,三名听证员一致同意检察机关提出的处理意见。

白云2.jpg

公开听证会现场。

听证会结束后,白云检察根据案件证据情况及听证情况,进一步明确了民事公益诉讼的诉讼请求,于8月24日向白云区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发现,涉案的电子商务公司作为经营者,并无采取任何技术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存在信息泄露、被盗取风险。

对此,白云检察启动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督促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对该电子商务公司依法查处,并加强对辖区内重点行业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在源头上强化个人信息保护。

检察机关: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格权编)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而将于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也专门设立公益诉讼条款,明确将个人信息保护纳入检察公益诉讼法定领域,检察机关负有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的公益诉讼职责。

白云检察表示,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打击刑事犯罪和公益诉讼保护检察工作,加强全流程查处、全链条打击,通过指控犯罪、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启动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将刑事检察与公益诉讼检察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惩治力度,多维度筑牢个人信息“防护墙”,实现惩治犯罪和保护公益的双重效果。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一条 【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个人信息的定义】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第一千零三十五条 【个人信息处理的原则和条件】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将于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第七十条  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本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侵害众多个人的权益的,人民检察院、法律规定的消费者组织和由国家网信部门确定的组织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编辑:王瑜玲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