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湾入圈、比学赶超,龙门县奋勇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幸福示范县

南方都市报APP • 惠州大件事
原创2021-09-27 21:18

南都讯 9月27日上午,中国共产党龙门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龙门县工人文化宫召开。龙门县委书记段致辉代表中国共产党龙门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微信图片_20210927170428.jpg

龙门县委书记段致辉向大会作报告

报告回顾总结了龙门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明确部署了今后五年主要任务,并动员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度融湾入圈,奋勇比学赶超,为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幸福示范县不懈奋斗。

聚焦高质量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段致辉介绍,过去五年,龙门坚持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迈出坚实的发展步伐。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全县新冠肺炎疫情“零感染”。

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7亿元、税收收入24.95亿元;财政总收入77.54亿元;财政总支出78.58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增加70.3亿元、98亿元;住户存款余额113.3亿元。

过去五年,龙门坚持补短板强支撑,着力促进协调发展,塑造美丽城乡风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抓好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获评国家卫生县城,荣获并高分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过去五年,龙门城乡融合发展成效明显。通过实施县城市政基础设施项目111宗,完成投资17.93亿元,是“十二五”的20.9倍。平陵撤镇设街道,县城中心区规划面积扩大到190平方公里,入选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四馆”、老年大学、工人文化宫、新行政服务中心、悦龙公园、七星山公园、滨江碧道、龙平渠碧道等项目,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微信图片_20210927170847.jpg

旅游业蓬勃发展

回顾过去五年奋斗历程,龙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入乡村振兴,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部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建成永汉-南昆山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全县机构改革、乡镇(街道)体制改革顺利完成。

重点领域改革有效推进,获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国家试点。“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1890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办结时限平均压缩72%以上。

出台实施“龙八条”“共渡难关龙十条”等惠企政策,定期开展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五年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5.48亿元,是“十二五”的1.39倍。强化招商选资,积极承接大湾区中高端产业转移,累计引进项目197宗,总投资1321.28亿元,是“十二五”的4倍。

聚力做强全域旅游,旅游收入突破300亿元

过去五年,龙门坚持厚植生态优势,聚力做强全域旅游,打造靓丽的城市名片。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县域中国天然氧吧,获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龙门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依托生态禀赋和区位优势,着力促进全域旅游,擦亮“龙门十三汤”品牌,获评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位居全省十强。

出台“南昆山十条”做强龙头,南昆山获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省级旅游度假区,中坪尾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蓝田瑶族乡入选首批省旅游风情小镇,低冚村、上东村、二坑村入选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十三五”全县累计接待游客5305.7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00亿元,比“十二五”分别增长63.9%和139.4%。

坚持办好民生实事,用情增进民生福祉

过去五年,龙门坚持办好民生实事,用情增进民生福祉,传递暖心的民生温度。民生支出从2015年的22.46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41.64亿元。2020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万元、2.32万元,比2015年分别增长68.4%和67.7%。

教育事业优质发展,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龙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试点工作全面推进,上东村获评全国文明村。

奋斗目标

实施五大战略,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幸福示范县

“今后五年,是龙门迎来重大历史机遇最为集中的挑战期,是产业转型升级最为紧要的加速期,是全面跨越提升最为有利的黄金期。”段致辉表示,开启新征程、站在新起点,龙门县委把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幸福示范县作为奋斗目标,实施“产业强县、乡村振兴、城镇焕新、生态赋能、民生幸福”五大战略。

微信图片_20210927170437.jpg

大会现场

“幸福”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心系“民生幸福”,竭尽全力改善民生,统筹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美丽”就是要以“乡村振兴”“城镇焕新”为抓手,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促进乡村振兴,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颜值、高品质城乡面貌。

“绿色发展”就是要突出“产业强县”“生态赋能”,发挥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报告提出,“产业强县、乡村振兴、城镇焕新、生态赋能、民生幸福”五大战略是站位全局、立足实际,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特征要求,综合考虑提出的。

举全县之力建设大健康产业园

未来五年,龙门要实施产业强县战略,举全县之力建设大健康产业园,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首先,要提升园区平台能级。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是龙门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动能。要聚焦打造千亿级园区目标,将全县资源要素向园区汇聚,推动资金向园区导入、用地能耗向园区倾斜、人才向园区集聚。要加快园区扩容提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全面提升产业承载能力,确保项目引得进、快建设、快投产、早见效。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要提升园区运营管理水平,规范入园企业管理,完善企业评价机制和低效企业退出机制,做好企业上规纳统促税工作,推动企业增资扩产。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树立“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创新行政审批和服务机制,切实优化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

其次,要打造现代产业集群。报告提出,产业只有集群集聚发展,才能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竞争力。要聚焦电子信息、新材料、大数据、大健康等主导产业补链、延链、强链,鼓励龙头企业加快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拓展,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要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加强与广州、深圳都市圈的规划联动和政策对接,借力广深促进人才、资本、技术、市场、供应链等资源流通共享,促进形成产业集群生态圈。

同时,还要强化项目引擎功能和加快创新要素集聚。一方面,项目是产业发展的载体,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要坚持“项目为王、效益为先”,积极参与大湾区产业分工合作,坚持大招商、招大商,全力引进好项目大项目。要切实推进项目建设,强化要素保障,发挥重大项目工作专班作用,迅速推动优质项目落地建设。要千方百计壮大实体经济,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以持续引进大湾区创新型企业为重点,抓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大孵化载体扶持力度,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要加强创新人才引进培育,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实施“产业引才”“平台引才”,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吸引高端人才扎根落户。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

未来五年,龙门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持续增强农业发展质效,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提高美丽宜居水平以及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段致辉表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只要我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五年大会战,就一定能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段致辉表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只要我们坚持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系统推进城市治理,就一定能让人民群众在城镇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未来五年,龙门将从提升县城形象品质,推进乡镇差异化特色发展,提高城镇精细管理水平以及构建“外联内畅”交通体系等四个方面,实施城镇焕新战略。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镇品质能级双提升。

做好山水文章,全面构建更高层次绿色发展格局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只要我们走稳走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龙门就一定会展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画卷!”段致辉表示,未来五年,龙门要实施生态赋能战略,坚决筑牢生态屏障,做好山水文章,全面构建更高层次绿色发展格局。

微信图片_20210927171041.png

美丽龙门

一是推进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与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

二是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坚决执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刚性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从源头上预防各类生态破坏行为。

三是促进生产生活绿色转型。抓住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新机遇,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着力发展清洁能源,推进天然气发电项目开工,谋划布局光伏发电与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四是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坚持“全域打造、全景提升、全员参与、全城营销、全民共享”理念,树牢产业意识和品牌意识,高水平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实施民生幸福战略,着力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只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功办好民生实事,群众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段致辉说,未来五年,龙门将实施民生幸福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转向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补齐民生事业短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平安法治建设及统筹发展和安全等方面。

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

未来五年,龙门要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一是要强化政治铸魂,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二是要聚焦全面过硬,打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三是要加强队伍建设,锻造实干担当的中坚力量;四是要坚持党建引领,激发基层治理的创新活力;五是要深化标本兼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采写/摄影 南都记者郭秋成 通讯员 龙门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郭秋成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