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社科院:疫情对广州社会心态影响有限,焦虑情绪下降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1-09-27 21:45

南都讯 记者冯芸清 实习生罗一丹 2021年9月27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广州蓝皮书: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1)》。

蓝皮书指出,2020年广州社会心态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新冠疫情对社会心态影响有限。具体来看,广州居民各方面的安全感全面提升,提升幅度最大的是食品安全,获得感方面提升幅度最大的是医疗服务质量,社会焦虑情绪总体下降;疫情对社会心态某些方面造成了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收入状况”和“生活质量”方面的获得感下降幅度较大,与“物价上涨”等几个方面相关的焦虑情绪有所上升。个人隐私信息安全在各项安全感中得分最低

私营、个体经济就业比重大

平台经济从业者面临新问题

根据蓝皮书,“十三五”期间,第三产业于广州就业结构比重中呈上升趋势。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在稳定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2016-2019年,私营、个体等从业人员在不同类型单位就业人员占比高达60%以上,于2019年甚至一度高达64.5%。

近年来,随着产业朝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快递小哥、电商主播、自由职业者等等各种新兴就业类型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在疫情的影响下,生鲜电商、在线教育、在线医疗、云娱乐等行业纷纷涌入,刺激就业市场,尤其是“互联网+”新业态,如短视频、直播电商等,以线上消费的形式,在经济逆境中注入新力量。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改革开放与现代化研究所所长邓智平认为,蓬勃发展的平台经济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但劳动关系也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通过广州市平台经济从业人员的问卷调查发现,平台经济从业者受教育程度不低,但职业技能水平普遍不高;以兼职居多,增加收入是他们选择平台就业的最主要原因;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过低、劳动时间过长、缺乏劳动基准保护、职业风险大、社会保险缺位等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邓智平建议,可以从加大宣传监督、精准识别劳动关系类型、完善就业服务、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等维度入手做好平台经济从业者保障工作。

0927-5.jpg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改革开放与现代化研究所所长邓智平。广州市社科院供图。

市民防疫满意度高达95%

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

蓝皮书指出,广州核酸检测能力全省最强全国领先,发热门诊(诊室)规范化建设全省最多最快,并在全国最早推出“穗康”小程序。民调显示,市民对政府防疫满意度高达95%,“广州速度”“广州力量”“广州经验”“广州担当”备受好评。

蓝皮书建议,广州在“十四五”期间要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全面增强卫生健康综合实力。要提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质量,实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以跨部门、跨区域共享数据融合应用和业务协同为中心,完善“广州健康通”功能,推动电子健康码接入所有公立医院、并与“穗康码”融合通用,推广市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推进5G建设及医疗场景应用。

应加强教育公共服务均衡化供给

完善产教融合和协同育人机制

蓝皮书指出,广州应加强教育公共服务均衡化供给,完善产教融合和协同育人机制。

蓝皮书建议应多渠道、多方式扩增普惠性学前教育和公办幼儿园的资源供给。进一步优化幼儿园规划布局,适当向学龄前儿童密集地区、学前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倾斜。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完善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培育一批优质特色教育集团。推动各区以义务教育公办学校为主安排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入读。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支持市区属示范性高中跨区办学,满足未来青少年人口变化需求。

同时,继续推动中高职组团发展,增加高职院校对中职毕业生的招生数量,试点市属中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等模式,调整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布局,进一步提升与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广州产业布局的契合度。推进产教协同育人,鼓励企业参与开展职业技术教育。

此外,还应完善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除了抓好课堂教育主线,提升课堂教育质量以外,出台符合广州实际的家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家校互动,指导家长开展青少年教育,尤其是家务劳动、家庭锻炼、亲子阅读等。梳理各类社会教育资源,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立社会实践资源图谱,加强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和岗位开发。实施社会组织教育基地项目,建立社会组织教育基地分类标准,定期开展基地达标评估,打造一批示范基地、品牌社会教育项目和课程。

编辑:冯芸清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冯芸清1.56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