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城精品文物齐聚广州,南越王博物院首展带你了解海丝文化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1-09-28 21:07

9月27日,“四海通达——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文物联展”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开幕。展览共展出来自广州、南京、宁波等31家文物收藏单位的383件文物精品,为历年来参展城市最多、文物覆盖范围最广且展出文物较精的海丝主题联展。展出文物包括了不少近年新出土的考古材料,展览同时吸收了学术界关于海丝研究的新成果。

该展览也是南越王博物院成立后的首个大展,展现了融合后的新气象和新征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海丝申遗项目组也为本次展览的策划提供了专业技术咨询。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1月10日。

展览由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海丝申遗办、各联盟城市申遗办承办。

22城精品文物齐聚广州

重现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四海通达——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文物联展” 展览分“港通四海”“货达天下”“异宝西来”“海事千年”和“交流互鉴”五个部分,着眼于海丝在东西方不同文明板块之间经济、文化、科技、宗教和思想相互传输融合中发挥的纽带作用,多角度呈现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发展和繁荣历史变迁的全貌。

“港通四海”从参与本次展览的各大城市出发,以柜外图文展示的形式展现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港口城市,这些城市在物资、技术、人口、购买力等方面为跨板块航行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将中国与世界连接。22城精品文物齐聚广州,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直观、立体了解海丝历史的机会。

“货达天下”罗列了古代中国的对外输出商品——丝绸、陶瓷、茶叶,琳琅满目的商品种类承载着鲜明的中国元素,在遥远的国度吹起了一股底蕴悠远的“中国风”。展览中,可以通过深受西方追捧的外销丝绸产品、以德化窑白瓷、龙泉窑青瓷为代表的中国贸易陶瓷以及茶叶等看到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交流的历史。

1.png

黑漆描金彩绘人物纹锡胆茶叶罐 清

2.png

龙泉窑青釉荷叶盖瓷罐 元代 原龙泉县戌寅年墓出土

“异宝西来”则展现了秦汉时期至明清时期,南海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贸易逐渐繁盛,来自世界各国的香料、玻璃珠玑等贸易品开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景象。唐宋时期,随着“广州通海夷道”的成形、市舶机构的进一步完善,海外的人员和商品持续输入。到了明清,以宫廷珍藏为代表的西方工艺品也成了时人追逐的潮流,不仅充盈天子国库,也行销市井之间。

344x305_6152ad934d8f6.png

裂瓣纹银盒 西汉 广州南越王墓出土

309x206_6152ad9345c25.png

金花球串饰 汉代 合浦县北插江M4出土

国家到民间,海贸管理、设施支撑、技术保障以及精神庇护等种种为缔造和平繁荣的“海事千年”提供了层层保障。历朝历代自上而下的管理机构为外贸提供了和平稳定的交易环境。明代郑和下西洋开启了官方海外贸易的鼎盛时期,此次展出的马伯乐《郑和像》、周闻墓志拓片等文物见证了这一壮举。乾隆时仅保留广州口岸一关,广州十三行行商统一经营全国对外贸易,展出的多件外销画如十三行风景玻璃画则令人仿佛置身繁华商行之中。

6.png

束腰银铤 金海丰镇遗址 黄骅市博物馆

5.png

十三行风景玻璃画 清代

“交流互鉴”部分则展现出海上丝绸之路沟通中西方的桥梁属性,一批批海外来客带着异域的宗教、艺术、文化和科技通过海路进入中国,也使中国的文化和观念通过海上航路广为传播。

7.png

象牙透雕庭院人物天使纹盒 19世纪

两千年岭南文明中心地

广州留有丰富的海丝文化遗产

9月27-28日,由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办公室、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主办的“海上丝绸之路:港口、航线与贸易”学术研讨会亦在广州举行。广州、南京、宁波等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城市联盟代表近百人参加会议。

记者了解到,中国海丝遗产包括三个主要类别:一是基础设施,包括港航设施、海神祭祀设施及相关管理设施等组成的基础设施类遗存;二是由代表性窑址构成的生产设施类遗存;三是依托海上丝绸之路的人文交往而产生的城址、寺庙、墓葬等产物类遗存。通过凝固在文物和史迹中的记忆,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海上丝绸之路依然焕发生机,讲述着交流互鉴的海洋文明史。

作为两千年岭南文明中心地、两千年海丝贸易始发港,广州留存了丰富的海丝文化遗产。2012年,广州六大史迹点成功入选“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遗预备名单。其中南越国宫署遗址是广州两千多年来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海上贸易管理机构所在地;南越文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之墓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随葬器物最丰富的大型彩绘石室墓;南越文王墓出土的波斯银盒、原支非洲象牙、红海乳香等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一批海外舶来品;船纹铜提筒上的船纹反映了展现了海上丝绸之路肇始时期广州地区的航海实践。

472x302_6152ae8dd75c1.png

南越国宫苑曲流石渠遗迹

491x326_6152ae8dd9986.png

南越文王墓

258x375_6152ae8dd892f.png

唐韩愈《南海神广利王庙碑》拓本局部

与此同时,宗教遗存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对宗教传播的重要作用。位于广州的光孝寺是岭南保存年代最早最完整的佛寺,被誉为“岭南第一古刹”;南海神庙是中国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官方祭海神庙,见证了中国古代海神信仰发展及广州港的历史变迁。

2017年4月,广州被推举为海上丝绸之路保护与申遗城市联盟牵头城市,在海丝申遗工作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2018年,由广州、南京、宁波共同发起,各海丝申遗城市携手成立了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并签署了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章程。截至目前,已有26个城市加入。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图片:南越王博物院

编辑:王美苏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