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视角诠释革命爱情!陈毅安家书展主题短剧在黄埔军校首演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1-10-02 00:13

南都讯 10月1日下午,广州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客流如注,陈毅安家书展首部微话剧《我爱你,是确确实实的事实》在此进行首演,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据了解,“情合·志合——陈毅安家书展”由辛亥革命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联合主办,自8月14日起在黄埔军校校本部二进展厅开展。该主题微话剧则是本次展览周边活动的重头戏,旨在让观展市民身临其境地体验“他和她”的革命爱情故事。

846x564_61570ac04654b.jpg

《我爱你,是确确实实的事实》短剧演出现场。

846x634_61570ac049040.jpg

《我爱你,是确确实实的事实》短剧演出现场。

陈毅安(1905-1930),又名斌,湖南湘阴人,是红军时期高级将领。他于1926年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经理科学习,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教导师营连级军官,参加北伐。

大多数人是通过“无字信”而知晓陈毅安的故事。1921年,16岁的陈毅安和年龄相仿的长沙女学生李志强一见钟情,并于次年开始尺素传情:从1922年到1927年,2011个日夜,35838个字,洋洋洒洒的54封书信,以及那空无一字的第五十五封信。信件不仅承载了恋人间的离愁别绪,更具象地展现了陈毅安从青年学生到青年军人的蜕变。

陈毅安与李志强的合影。.jpg

陈毅安与李志强的合影。

陈毅安给李志强的第一封信内容。.jpg

陈毅安给李志强的第一封信内容。

展览中展出的陈毅安家书片段内容.jpg

展览中展出的陈毅安家书片段内容。

846x547_61570c6a0b968.jpg

陈毅安写给李志强的家书。

846x648_61570c6a0e1af.jpg

陈毅安写给李志强的家书。

主题短剧《我爱你,是确确实实的事实》以陈毅安的54封家书为蓝本进行创作,由广州本土青年剧团MEGA戏真多工作室编创,广州高校学生演员演出,以新时代青年学生的视角,通过话剧的形式呈现陈毅安家书给年轻人的众多启示,革命精神在新一代年轻人身上得到传承与发扬。

该部微剧创新地将现代大学生在恋爱和求学过程中所遭遇的人生选择题融入其中,引领百年后的青年们与先烈展开心灵对话,感受浓厚炽烈的初心使命,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来自华南农业大学表演专业的大三学生姬婧雯在本剧中担任主演之一,她告诉南都记者,“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深入学习历史,我在演绎的过程中,也深深地被陈毅安和李志强热烈而真挚的感情打动。”

半小时的演出,让观众久久沉浸其中。有观众在结束后提问到,“为什么这部剧里只出现了陈毅安,而不见李志强的身影?”该作品的编剧、天河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戏剧影视专委会副主任董越解释称,展览中展出的均为陈毅安写给李志强的书信,并未见李志强回信,这是由于回信被陈毅安随身携带,后因四处征战而遗失了,因此无法看见二人书信对话的全貌。

846x634_61570ac047add.jpg

《我爱你,是确确实实的事实》短剧演出现场。

“这是两位革命先辈的书信往来历史的一大遗憾,我把这份遗憾保留在了舞台上。”董越说,这样的遗憾为本剧提供了创作灵感,作品中的男女主角自始至终都没有面对面的戏份,便是对此的呼应。

“以年轻人的视角解读革命爱情,感觉非常新颖,希望纪念馆以后可以多多组织这样的演出。”现场有观众评价道。

陈毅安后人陈正烈将军与微剧主创人员合照。.jpg

陈毅安后人陈正烈将军与微剧主创人员合照。

就在9月26日,陈毅安后人陈正烈将军前往现场参观微剧彩排,并称赞剧中情节设计创意新颖,选取的视角贴近年轻人的生活,还表示非常期待这部作品的首演。

据悉,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将于10月6日加演一场该主题微剧。市民可以通过黄埔军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预告信息。


陈毅安生平简介

陈毅安(1905-1930),又名斌,湖南湘阴人,是红军早期高级将领。

1920年考入湖南第一甲种工业学校,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后到汉阳兵工厂从事工人运动。1926年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经理科学习,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教导师营连级军官,参加北伐。1927年9月,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经历文家市会师、三湾改编等重大事件。上井冈山后,参与保卫井冈山根据地的多次斗争。1930年7月,担任红三军团攻打长沙战役的前敌总指挥,8月7日在战斗中不幸牺牲,时年25岁。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梁长晨 邓筠昭

摄影:南都记者 莫郅骅 部分由通讯员提供

编辑:莫郅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