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雨致平遥古城墙局部坍塌!城墙抢险修缮程序已对接启动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新文旅
原创2021-10-08 14:10

受近期强降雨影响,平遥古城城墙84号内墙于10月5日6时30分发生局部坍塌,坍塌长度约25米,未造成人员伤亡。对此,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委宣传部对媒体表示,城墙抢险修缮程序已对接启动。


平遥古城墙等景区暂时关闭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10月3日以来,山西降雨显著增强。监测显示,10月2日20时至6日20时,忻州南部、吕梁、太原、阳泉、晋中、临汾、长治累计雨量突破100毫米。常年10月上旬山西从未有过如此强劲降雨,太原、阳泉、临汾、长治、吕梁、晋中大部分地区都创下10月上旬累计降雨量记录。

山西暴雨 2.jpg

平遥古城景区.jpg

10月6日,平遥古城景区发布信息称,由于近期汛期来临,平遥古城景区降雨量较大,为保障文物主体及您的安全,按照上级文物部门要求,双林寺彩塑艺术馆、平遥古城墙、同兴公镖局暂时关闭。


平遥古城84号内墙局部坍塌

平遥城墙作为大型露天土质文物建筑,连续强降雨是墙体安全的最大威胁。受近期强降雨影响,平遥古城城墙84号内墙于10月5日6时30分发生局部坍塌,坍塌长度约25米,未造成人员伤亡。当地文旅部门消息,城内另有多个墙体坍塌,提醒行人车辆路经险段谨慎通过。

平遥古城 坍塌.jpg

506x800_615fc7433bd57.jpg

600x371_615fc74347ae1.jpg

600x450_615fc7435b3e5.jpg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委宣传部对媒体称,城墙抢险修缮程序已对接启动。目前,有关部门已及时清理脱落地表的夯土、砖块,在城墙坍塌段设置隔离围挡和警示标志,对险情段墙体进行遮盖和应急处理,防止发生二次坍塌,确保古城居民和游客人身安全。目前平遥县加大古城墙全天候巡查检查频次,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城墙险情,全力确保古城墙本体安全。


进一步强化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

而平遥县人民政府发布的信息称,因连日强降雨,平遥古城城墙(东马道)部分墙体出现险情,平遥县第一时间响应,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抢险队伍对周边墙体进行管护,并拉起安全隔离带。10月6日,山西省晋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常书铭沿路巡查城墙安全,实地查看墙体现状、险情部位,详细询问周边环境及居民撤离情况,现场研究除险加固方案。

平遥融媒体.jpg

常书铭要求,要按照应急方案要求,加强城墙周边管理,做好防护措施,集中力量对周边居民进行转移避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提早编制修缮方案,积极沟通对接,聘请有关专家和专业人员进行抢修加固,全力以赴做好古城墙修缮保护工作。另外,进一步强化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紧盯古建文物、旅游景点等重点薄弱环节,进一步落实防汛应急措施。


知多D

位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也是国家AAAAA级景区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同双林寺、镇国寺一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评价: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2015年7月,成为国家AAAAA级景区。

平遥古城4.png

平遥古城由城墙、店铺、街道、寺庙、民居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整座城池对称布局,特色鲜明,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封建礼制格局。城内道路框架纵横,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八卦图案,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衙门街和城隍庙街形成干字型商业街。古城内主要街道两侧完好地保存了220多家古店铺,拥有3700余处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民居,其中保存完整的有400余处。

编辑:陈养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关注山西暴雨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