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超7万亿,广州21条重点产业链如何发展?年底将有计划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1-10-09 20:24

6月初启动“链长制”至今,广州21个产业链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已全部完成,预计到年底将全部印发实施。10月8日广州市“链长制”工作专题会议上,市“链长制”办公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汇报了以上全市“链长制”工作推进的最新情况。

记者获悉,下一步,广州将加快打造“科技强链”、“招商补链”、“服务稳链”、“协同延链”等“链长制”“广州品牌”,推进轨道交通、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先进粉冶金、区块链5个产业集群参加全国选拔。

21条重点产业链总体规模超7万亿元

今年6月7日,广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广州市构建“链长制”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将针对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和新材料、现代高端装备、超高清视频和新型显示、软件和信创、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生态、轨道交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现代会展业、现代金融业、文化创意、时尚产业、医疗与健康、都市现代农业、体育与健身、建筑业和规划设计、检验检测服务业等21个产业规模实力强、产业链条完善、龙头企业支撑突出、发展空间大的产业,建立“链长+链主”的工作推进体系。

据初步统计,全市21条重点产业链,涉及行业小类超千个,市场主体超120万个;目前总体规模超7万亿元,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近八成。《广州市“链长制”全景图》进一步明确,以“双链”驱动“四链”跃升,推动打造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软件和信创、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建筑业和规划设计、现代金融、医疗与健康、文化创意、时尚产业等8个万亿级产业链群,全力建设超20个千亿级产业链群以及一大批百亿级新兴产业链群,形成“万千百”规模化产业链群梯队。

“链长制”启动后,广州出台支持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如:市发展改革委对标北京、上海等先进城市,系统谋划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链发展;市科技局实施“2+2+N”工程,遴选“智造”“智车”“智健”“智城”4条人工智能优势赛道重点培育;市工信局按照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召开的“链长专题会”部署要求,深入一线调研,多次召开各类座谈会,加快运用数字化手段构建“九个一”工作体系,编制时尚产业、超高清视频和新型显示等7个产业链行动计划。

截至目前,21个产业链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已全部完成,其中10个已呈报市级链长,2个已正式印发,预计到年底将全部印发实施。

携手周边城市建设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方面介绍,下一步将围绕“九个一”工作体系,每个产业链建立一份产业链图谱和清单、一张产业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表、一套产业链创新体系、一张产业区块或重点园区地图、一张产业链招商清单和工作计划、一个产业链战略咨询支撑机构或综合公共服务平台、一个信息数据共享机制、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个政策支撑体系,全面展示产业链发展情况、存在问题、重点任务等,定期把脉问诊、对症下药,不断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

此外,广州将探索开展“数字建链”、“场景育链”、“要素固链”、“金融惠链”、“引才铸链”、“指标评链”等工作,搭建“链长制”协同办公平台、产业数据平台、产业链协同管理平台,发挥拥有176万家企业的工信大数据平台优势,开展企业、人才、技术、项目等产业链数据标签匹配,构建可视、可知、可预测的数字化产业链,推进金融机构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展人力资源调查研究,为产业链发展提供新支撑。

围绕产业链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关键产品,广州将加快打造“科技强链”、“招商补链”、“服务稳链”、“协同延链”等“链长制”“广州品牌”,推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与此同时,深挖“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发展机遇,推进“轨道交通、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先进粉冶金、区块链”5个产业集群参加全国选拔,并携手深圳、佛山、东莞、惠州等城市建设一大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协同延伸产业链发展路径、合作模式等。

何为“链长制”?

“链长+链主”的工作推进体系,简单来说就是,政府层担纲“链长”,企业层担纲“链主”。

“链长”由“总链长+副总链长+市级链长+市级副链长+区级链长”组成。“链主”由“链主+联盟”组成。链主原则上由龙头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产业协会和联盟负责人、科研院所专家、有经验的园区运营者担任(可根据产业链细分领域设置若干分链主)。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实习生 廖尹瑄

编辑:夏嘉雯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