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不再濒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正在发生可喜变化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1-10-10 18:57
微信图片_20211010164721.jpg

南都讯 地球上的各种生命系统,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关系人类福祉。10月11日至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在云南昆明召开。10月10日,COP15召开首场媒体通气会,COP15新闻中心主任、生态环境部发言人刘友宾在通气会上表示,生物多样性下降势头在中国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逐步恢复。

刘友宾表示,作为大会的主席国,中国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完善政策法规,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实施长江十年禁渔,不断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积极履行国际公约义务,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参与度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下降势头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

2021年6月25日“北移亚洲象”(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提供)1.jpg

在COP15的举办地云南,前段时间一个大家族的浪漫旅行圈粉无数,中国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知有了飞跃。(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提供)

同时,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正在发生可喜变化。刘友宾介绍,近年来,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逐步恢复,东北虎、雪豹、藏羚羊、亚洲、朱鹮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中国的国宝大熊猫也从“濒危”降为“易危”等级。前段时间,就在COP15的举办地云南,一个大家族的浪漫旅行圈粉无数。

有学者研究表示,中国应该是世界上实施《爱知目标》最有成效的国家之一。纵观中国过去10年的履约进展, 在实施《爱知目标》方面取得很大成效, 特别是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生物多样性保护已进入一个新时代。对照《爱知目标》5个战略领域的20项目标, 中国除《名古屋议定书》尚未由国家专门立法真正实施(第16目标)、沿海与海洋保护面积未达10% (第11目标)外, 其他目标已经实现或大部分实现。


南都记者江英 蒋模婷 发自昆明

编辑:江英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南都专题】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广东在行动
聚焦COP15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