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客商的广交会:从前卖锅碗瓢盆,现在是高科技产品大舞台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1-10-11 18:01

750x375B.jpg

“旧时的广交会上‘沙煲罂罉’(粤语的锅碗瓢盆)什么都有,当时我们的展位附近还有卖砧板的,卖刀具的......现在不同了,时代在变,展会上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也越来越多了。”广州市工商联澳门区常委、澳门湛记家私总裁崔家荣是最早参与广交会的港澳客商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跟随父亲来内地参与广交会,四十多年从未缺席。

近年来,在《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下,澳门企业扩宽了发展渠道,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出台,未来粤澳两地企业深度合作迎来新机遇。崔家荣建议,广交会应在高新技术交流和知识产权领域发力,吸引更多高质量客商参与。

WechatIMG175.jpeg

广州市工商联澳门区常委、澳门湛记家私总裁崔家荣。

80年代时,他曾自驾来广州参加广交会

作为澳门地区最早从事家私生意的企业,湛记家私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时,崔家荣开始跟随父亲参加广交会并一直持续至今,每年春秋两季从未缺席。

粤港澳三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早于广交会之前,在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会上,从港澳地区回来的亲人们,便忙着采购内地的药材等生活必需品。在广交会创办后,港澳客商也自然而然地成了主力军。据了解,广交会创办初期,邀请客商和到会客商均以香港、澳门、东南亚为主,1957年首届广交会到会客商1200多人,其中港澳就超过1000人。

pic_137379

新华社照片,广州,上图为:1978年,第44届广交会开幕盛况。当时广交会全称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使用的是广州流花路展馆(新华社记者陈学思摄);下图为:2018年11月1日,无人机拍摄的第124届广交会现场。

崔家荣介绍,“改革开放以前对产品出口有着严格要求,港澳客商以经销权、代理权等方式通过指定的通商口岸,将国货带到了港澳地区销售,也借此远销海外。”

都说广交会是中外贸易的“风向标”“晴雨表”,对此崔家荣表示深刻认同,公司业务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

据了解,早期湛记家私以经销内地家私为主,通过广交会将优质的国产家私带到了港澳地区,除了供应当地的居民,也远销海外。崔家荣回忆,最高峰时,澳门市场上的内地家私产品占比达到了八成以上。而广交会,成了港澳客商多年来寻找优质国货的重要平台。

pic_137387

新华社照片,广州,上图为:1979年春季,第45届广交会上的机械馆(新华社记者李燕明摄);下图为:2018年10月15日,第124届广交会大型机械及设备展馆(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不断改善和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力度,各地相继出台政策,吸引外商到内地投资。崔家荣一家也开始在内地开设厂房。在崔家荣看来,广东地区在家私制造上有一定优势,“这里有着完善的产业链条,为家私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这一期间,崔家荣成了家中参与广交会的主要代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曾经代替父亲签下了高达两万人民币的出口采购合约,“要知道,那时的两万多人民币可以在国外买一套房子了。”他还记得,早期来内地投资的港澳客商还能申请到少有的通行车牌,在没有自驾游概念的年代里,崔家荣和家人朋友一起开着车从澳门来到广州参加广交会。“那时内地的汽车还不是太多,我们把车停放在广交会场馆外时吸引了不少人上前围观。”

pic_137375

新华社照片,广州,上图为:2000年秋季,第88届广交会举办,广州市各大出租车公司实施轮值制度,每天下午6时前由一家公司组织300辆车在展馆外等候,以保证来宾交通需求(广交会新闻中心供图);下图为:2018年10月31日,在第124届广交会上,各个出租车公司的车辆在展馆外排队等候客人上车(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作为广交会的老朋友,崔家荣也曾收藏了历届参与广交会的票据和证件资料,然而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在2017年的“天鸽”台风中,全部被大水冲毁。如今只剩下崔家荣脑海中的点滴记忆。

以前卖锅碗瓢盆如今卖水下跑步机

2021年10月15日至10月19日,第130届广交会将在线上线下融合举办。初步预计,本届广交会线下参展商约10万人,将有超过2.5万家境内外优质供应商参展,超过20万采购商线下到场采购,此外还有大量采购商线上采购。这是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广交会连续三次以线上形式举办后首次恢复线下举办。

届时人山人海的展会现场,商人们奔着“Made in China”而来,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在这里找到高性价比的产品。随着时代发展技术不断发展改变,如今展会上的产品不仅仅是日常所需,也成了新技术的展示平台。

2785x1341_0411770fd2451c509a3dbb85c78896

新华社照片,广州,左图为:在1979年春季举行的第45届广交会上,来宾坐在摩托车上拍照留念(资料照片);右图为:2018年10月16日,在第124届广交会上,采购商在选购摩托车(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作为“中国第一展”和外贸“风向标”,广交会的展馆风格、参展商品等都有着不同年代的特色。

从流花展馆再到琶洲会展中心,崔家荣一路见证广交会的变化。“早期的广交会上,更多的是以生活用品为主,除了锅碗瓢盆,还有不少轻工类产品,例如拖拉机、凤凰牌单车等。但却很少能见到精密性产品,例如家用电话的电话头被列为军事用途产品,在展会上几乎见不到。”如今广交会上,似乎成为了高科技产品的展示区,超薄的电视机、水下跑步机各种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新品在这里都可以找到。

作为伴随广交会一路成长的澳门客商,每年广交会期间,崔家荣都会积极联动澳门区客商参与广交会。在崔家荣看来,广交会作为链接国际的重要平台,也为澳门客商链接世界提供了新的渠道。

2953x3966_5d322bc1cb09b43a221ed5e0216582

新华社照片,广州,上图为:1988年秋季,在第64届广交会上,医药保健品交易团的展厅里首次展出一款多功能美容仪(资料照片);下图为:2018年11月1日,在第124届广交会进口展区,采购商在体验一款美容仪(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近年来,在《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下,粤澳两地政府于会展经贸方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机制。取得的系列合作成果主要体现在合办大型经贸会展活动、相互组织企业团参展参会,以及签署了多份关于加强两地会展领域合作的相关文件,借此持续深化粤澳会展合作,以利两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拓展市场、扩宽发展空间。

如粤澳合办的重要会展经贸活动“粤澳名优商品展销会”自2009年起开始举办,成效广受认同。在广交会进口展上也为澳门地区设置了展馆,推广澳门营商环境的同时,进一步展示了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萄牙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优势。

崔家荣表示,广交会应该成为一个更高层次的交流平台,一方面发挥广州商贸服务功能外,还可以有更高层次的交流,例如先进的技术,知识产权等。“在国外的一些展会上,会利用展会平台发表自身的产品或是科研成果,使之成为指标性平台,如果广交会可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于国外或是港澳客商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也增加了参与的积极性。”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实习生 蔡杭涵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郑雨楠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关注第130届广交会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郑雨楠1.15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