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续降雨影响,山西多地出现洪涝、滑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山西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库”,省内古建筑、文物的命运也受到社会关注。山西省文物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10日中午12时,全省各市上报共有1763处不可移动文物不同程度出现屋顶漏雨、墙体开裂坍塌、地基塌陷、建筑倒塌等诸多险情,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7处。目前,山西省文物局抢险修缮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10月11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也召开办公会,专题研究支持山西省因灾受损文物抢险和保护修缮工作。国家文物局已派出专家组实地勘查掌握文物受影响情况,指导文物救灾工作,紧急拨付文物应急抢险资金,支持山西开展因灾受损文物应急、抢险、修复等,确保文物第一时间得到应急保护,并将在后续文物保护项目和经费上给予重点倾斜安排。
险情
晋祠多处建筑屋面漏水
运城解州关帝庙崇圣寺门楼漏雨
山西古建,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奇特的存在。它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杰出技艺,征服了无数人。“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是全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且时代序列完整、品类众多、形制齐全,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但现在,它们都陷于持续不断的降雨和洪涝威胁中。
左上:浑源永安寺之传法正宗殿 左下:平遥文庙大成殿
右上:应县净土寺大雄宝殿 右下:灵石资寿寺
牛力 绘制
来源:文博山西微信公众号
吕梁市文水县的国保单位梵安寺塔念佛堂地基进水。
晋城阳城“市保”大夫街土地庙护墙坍塌
据山西晚报.文博山西独家消息,在这次北方罕见、破历史纪录的持续降雨中,山西多地文保单位出现险情。其中,太原市的国保晋祠多处建筑屋面漏水,奉圣寺大殿西南角挡土墙坍塌;国保天龙山石窟部分石窟漏水,山体塌方损坏景区部分路面;国保蒙山开化寺遗址及连理塔的南厢房,出现较大险情;省保中共阳曲县委旧址正房东耳房墙体开裂,濒临坍塌;市保太原三轸真武庙戏台濒临坍塌,影响下方民房安全。吕梁市的国保千佛洞石窟万佛殿屋顶塌落漏水,大雄宝殿后墙鼓裂,有继续坍塌风险;省保大麦郊红军东征总指挥部旧址,屋顶塌陷漏水,土坝石坝滑坡;省保西庄古建筑群,关帝庙戏台及三间厢房因山体滑坡坍塌;省保红军东征革命遗址(郭家掌毛泽东路居)厕所塌落、围墙滑坡有继续坍塌风险。
山西晋中昌源河大桥桥台被冲垮,铁路双向中断。经过紧急抢险,上行线已经可以通车。
图/人民视觉
临汾市的国保临汾丁村民居1号房正房垂脊倒塌,28号院东西厢房倒塌,几乎每处房都有险情;省保临汾汾西县真武祠钟楼墙体裂缝,存在坍塌风险;省保侯马西台骀庙西北城墙部分坍塌,春秋楼出现裂缝。运城市的国保运城盐池禁墙东禁门瓮城大面积坍塌,城台顶面严重塌陷,城墙出现多处裂缝;国保运城解州关帝庙崇圣寺门楼漏雨,春秋楼二楼大面积漏雨威胁到“夜读春秋”塑像;国保新绛龙兴寺因漏雨,危及塑像安全;省保夏县河东特委革命活动旧址窑背后城墙,出现7米左右局部坍塌。
数据
1763处不可移动文物出现险情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7处
山西省文物目前遭遇险情的整体情况如何?根据山西省文物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10日中午12时,全省各市上报共有1763处不可移动文物不同程度出现屋顶漏雨、墙体开裂坍塌、地基塌陷、建筑倒塌等诸多险情,9座博物馆纪念馆出现小面积漏雨、部分构件损坏等情况。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60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789处。
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图之早期木构
据山西省文物局初步调查,总体来看,国保、省保单位主要险情是屋面小面积渗漏及周边护坡岩体、地基等出现滑坡等问题,低级别和未定级文物出现墙体坍塌、梁架倾倒等险情相对多一些。文物受损较为严重的有晋城市、晋中市、运城市、阳泉市、吕梁市、太原市,约占全省的90%以上。在社会上受关注程度较高的是平遥古城城墙发生部分墙体坍塌,坍塌和滑落的墙体段落共51处,其中内墙夯土坍塌的有15处,内墙女儿墙及顶部海墁层悬空、下部夯土滑落的有36处。未造成人员伤害。
对此,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加快推进文物修复和隐患排查。省文物局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因灾受损文物的抢险修复工作。目前,省文物局抢险修缮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下一步,省文物局将继续做好险情处置,指导市县文物部门继续认真做好文物险情排查和受灾情况统计工作,督促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支护、遮盖等有效保护措施,防止文物险情进一步扩大。另外,山西省文物局将积极向国家文物局争取支持;做好文物构件的保护,指导市县对已坍塌的文物建筑构件进行分类编号,并在后续保护修缮中尽可能使用原有构件,以保留更多的历史信息;统筹资金和项目安排,尽可能将出现险情的建筑和已经立项的建筑相结合,通过方案的补充设计将险情建筑纳入修缮范围;加大预防排除文物常见险情的科研支持力度,针对性研究各类险情的解决方案。
支持
文化和旅游部专题研究支持山西省
因灾受损文物抢险和保护修缮工作
10月11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主持召开办公会,专题研究支持山西省因灾受损文物抢险和保护修缮工作。
连日来,山西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降水天气,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山西多处文物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根据山西各市上报数据,截至目前,山西省共有一千多处文物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屋顶漏雨、墙体开裂坍塌、地基塌陷等险情,极少数博物馆纪念馆(古建筑博物馆)也出现小面积漏雨等情况。经初步研判,因灾受影响文物中大部分为一般性损伤。
李群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和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有关领导同志指示要求,高度重视文物应急抢险工作,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全力保障文物安全。要全面掌握灾情,指导山西严谨做好受灾情况统计。国家文物局立即派出专家组实地勘查掌握文物受影响情况,指导文物救灾工作,紧急拨付文物应急抢险资金,支持山西开展因灾受损文物应急、抢险、修复等,确保文物第一时间得到应急保护,并将在后续文物保护项目和经费上给予重点倾斜安排。指导山西继续加强巡查排险,完善应急措施,做好安全防护,严防次生灾害对文物造成的破坏。综合近期山西、河南等地文物抢险救灾情况,举一反三,研究制定出台文物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办法,确保文物安全。
名称:山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账号:141000200012017001205
开户行:交通银行山西省分行营业部
纳税人识别号:531400005061013947
地址:太原市青年路8号
联系电话:0351-4155866
采写:南都记者 陈养凯
部分内容综合自“山西晚报文博山西”
图:牛力 人民视觉 视觉中国 山西晚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编辑:陈养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关注山西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