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底,在华南大陆未被歼灭的国民党大量残兵逃至海南岛。蒋介石为加强海南岛防御,成立海南防卫总司令部,构建一道以陆海空军约10万人共同防卫的“伯陵防线”,企图负隅顽抗,阻挡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步伐。
1949年12月,由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0军、43军等组成渡海作战兵团,挥师雷州半岛,担任解放海南光荣任务。从1950年3月5日至5月1日,历时56天,人民解放军发起海南岛战役,以木帆船为主,配以部分机帆船进行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凭着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把敌军舰打得落花流水,四处逃窜,摧毁敌军陆海空“立体防御”,在海战史上创造了“木船打败军舰”的奇迹。
据徐闻县地方史记载,准备解放海南前,该县成立支前司令部,发动群众,全面支援前线。
据统计,直至海南解放,徐闻全县共献粮食441万斤、马料100多万斤、木柴315万斤、木板6万多块、银元4万多元,还有电杆、铁钉等一大批物资。同时,该县先后组织修路民工5万多人,突击劳动两个月,修筑公路20多条,长达380多公里,还组织牛车协助解放军及时运送弹药、粮草。
解放海南,需要组织大量的船只。当时,徐闻县共征集帆船486艘,招募船工1519人。为了使部队适应海上作战,船工们不顾敌机的袭击,冒着寒风恶浪,配合部队进行海上练兵。在运送部队渡海作战中,船工们和解放军同仇敌忾、并肩战斗,谱写了中国人民战争史上光辉的一页。
1950年5月26日,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兵团举行“解放海南庆功大会”,徐闻县牺牲的50多名船工被追认为烈士,150多人被授予“渡海功臣”“渡海英雄”或“支前模范”等光荣称号。
第十五兵团还向徐闻县委、县政府分别赠送了“有力支前,胜利保证”和“解放海南,功在徐闻”两面锦旗,表彰徐闻人民在战役中所作出的贡献。
综合自南方+
海报:陈婷
编辑:林嘉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南粤建筑 党史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