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发布全国首个合成生物领域专项政策,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南方都市报APP • 光明大件事
原创2021-10-14 22:23

10月14日,光明区召开“科学引领 光明在前”光明科学城成果转化大会。区委副书记、区长蔡颖等共同为光明区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储备项目、光明区科技创新产业园、光明科学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授牌,并发布了全国首个合成生物领域专项扶持政策——《光明区关于支持合成生物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

据了解,2021年3月《深圳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发布以来,光明科学城突出“沿途下蛋”的基本导向,全力打通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从科技研发到落地转化的创新闭环,着力实现在市场需求的最前沿催生创新成果。尤其是在合成生物领域大胆探索、精心实践,促进合成生物学“沿途下蛋”体系初具雏形,依托合成生物研究大设施建设了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打造了国内首个“楼上楼下”创新综合体,纳入国家发改委推广的深圳经济特区经验举措47条清单。

会议首先发布了全国首个合成生物领域专项扶持政策——《光明区关于支持合成生物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措施共分支持合成生物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创新链建设、产业链建设、生态链建设以及合成生物界定等5章25条,其中对承接国家省市重点科技专项、新建改造GMP厂房、用房租金、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台等四个方面的合成生物企业最高给予1000万元支持,扶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此举旨在加快打通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推动光明科学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会上,抗体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创新药CDMO转化基地、锂电池材料中试验证与成果转化基地等7个项目被认定为“光明区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储备项目”,华强创意产业园、招商局智慧城等9个园区被授予“光明区科技创新产业园”,高科创新中心、云智科园2家园区被授予“光明科学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

此外,会议还举行了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的签约仪式,光明区科技创新局与深圳博士创新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南部知光(深圳)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战略合作协议。光明科学城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力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就成立光明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基金进行签约,未来将专注投资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早期项目。

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蔡颖指出,光明区发布全国首个合成生物专项扶持政策,就是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关于科技创新“五力五地”总体要求,加快探索具有光明特色的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之路。下一步,光明区将着力从创新政策集聚、创新主体布局、创新资源共享、优化营商环境等四个方面,构建创新链与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强化与科研机构、创新企业的“粘连、联动”,构建市场为主体、政府为引导的一流创新生态体系,加快打造以源头创新为引领、成果转化为特色、“科产创”深度融合的新型科研经济增长极。

采写:南都记者 邱墨山 通讯员 光明宣

编辑:李晓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