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双创大赛落幕,项目紧贴重大核心技术求解卡脖子难题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1-10-18 21:48

可护眼助眠,开拓世界独有技术路线的LED芯片;突破重大核心技术,更高更快更强的无人机“心脏”......这些科技感十足的创新创业项目都来自大学生团队。

10月1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落下帷幕,来自南昌大学的“中科光芯——硅基无荧光粉发光芯片产业化应用”项目夺得冠军

南都记者发现,多个参赛团队的创新创业项目紧贴“重大核心技术”,力图解决“卡脖子”难题。本次大赛点评嘉宾——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吴晓波表示,大学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我国高校已经跑在了世界前列。

1211406599_16343096144661n.jpg

10月1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落下帷幕。据新华网

对视力“零伤害”,南昌大学创新创业项目夺冠

“开创一系列家居健康照明产品,推广到全球各地,让人们在健康光环境下成长。”本次大赛的冠军项目“中科光芯——硅基无荧光粉发光芯片产业化应用”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团队的创新创业愿景。

这个在夜晚对视力“零伤害”的照明产品,是全球首创的“无蓝”金黄光LED芯片,在国家蓝光危害等级中处于“无蓝光”优于0级的标准。临床实验表明,该光源能促进人体褪黑素的分泌,提高深度睡眠比,具有低色温、高显指、无频闪等功能。

2015年12月,由南昌大学江风益院士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由此打破了美日LED照明技术垄断,开拓了世界LED照明第三条技术路线。

“中科光芯”致力于“硅基无荧光粉发光芯片”产业化推广工作,目前技术产业应用已涵盖户外照明、家居照明,教育照明、特种照明,农业照明等领域。

对于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夺冠,上述负责人表示十分惊喜。“这是一项国际大赛,我们希望与更多的创业者交流,也希望通过这个舞台推广自己的创业项目。”他说。

据了解,今年共有来自121个国家和地区的4347所院校、228万余个项目、956万余人次报名参赛,世界前100强的大学全部组队参赛,国内共有1024所高校、10466个项目、59454人次报名参赛。

冠军项目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中发天信--万米高空无人守护者”项目获得亚军,斯坦福大学的“Flexiv Technology: Definer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Adaptive Robots”项目、浙江大学的“Goprint——多功能智能打印机先行者”项目、牛津大学的“Green Ammonia Energy Storage Syste”项目、哥伦比亚大学的“C+ Breathing”项目获得季军。


多项目瞄准“卡脖子”难题,专家:大学是新科技产生的温床

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吴晓波已经连续两届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担任决赛点评嘉宾。他表示,相比往届,此次大赛参赛项目对于“关键核心技术”的把握更强。

南都记者在赛场发现,多个参赛团队的创新创业项目紧贴“重大核心技术”,力图解决“卡脖子”难题。比如:来自南京工业大学的高功率激光光闸项目,打破了国产高功率激光光闸缺失,阻碍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在国内首次研制出全国产化高功率激光光闸产品,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先进电子显微镜技术及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产业化项目”也瞄准了电子显微镜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填补了国内在电子显微镜领域的空白。

本次大赛的亚军项目——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中发天信--万米高空无人守护者”同样掌握了航天发动机中的“硬核”科技。该项目的“ZF850”发动机突破了多项重大核心技术,实现100%国产化,将航空发动机推力提高了30%。装配“ZF850”的翼龙无人机可飞到14KM高空,摆脱常规地对空武器威胁

“大学是新科技产生的温床。”吴晓波告诉南都记者,在全球范围内,大学在创新与技术产业化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高校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跑在了世界前列。


南都记者 王森  发自江西南昌

编辑:梁建忠

5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