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饮跨境理财通“头啖汤”,深圳高净值人群偏好哪些投资产品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1-10-20 11:07
财研社.jpg

跨境理财通的“头啖汤”终于新鲜出炉。10月19日上午,包括工行、中行、建行、招行等在内的深圳多家银行宣布在前海成功落地首单“跨境理财通”业务,“北向通”和“南向通”同步开展。按照当天的市场反馈,“跨境理财通”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来自人民银行的统计显示,“跨境理财通”落地首日业务初具规模。对于深圳人来说,关于跨境理财这一趟“财富专列”,也逐渐显山露水。

统计显示首日业务初具规模:

“北向通”180笔1538.7万元,“南向通”128笔1773.3万

早在今年9月10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发布,拉开了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购买理财产品的序幕。

“跨境理财通”包含“北向通”和“南向通”。港澳投资者和大湾区内地投资者可通过当地银行跨境购买对方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对单个投资者实行额度管理,投资额度为100万元人民币。

跨境理财通首批试点名单公布后一日开市,即实现了“跨境理财通”首批业务落地。根据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深圳中支官方网站消息,大湾区内地九市试点银行密切联动港澳银行,紧锣密鼓为粤港澳三地投资者正式开办个人跨境投资业务,齐享大湾区金融改革创新的成果。当天上午仅1小时,“北向通”资金入账41笔,“南向通”开户115个。10月19日全天,内地代销银行为港澳投资者办理“北向通”投资资金汇入180笔,金额1538.7万元。内地合作银行联动港澳销售银行,为大湾区内地投资者办理“南向通”投资资金汇出128笔,金额1773.3万元。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发挥毗邻港澳优势,南沙自贸区把握先机,积极推动“跨境理财通”首批试点业务落地。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大新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率先在横琴、前海、南沙的网点,为客户提供理财通服务。

来自前海合作区的齐先生,是“南向通”业务的首发体验者,从签约到申购仅用1小时,成功汇出6万元,购买香港存款产品。来自前海金融管理学院的谢先生是深圳中行跨境理财通“南向通”业务的首发体验者。他坦言,自己之前就很关注香港的投资产品,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参与途径。当天的业务办理过程很顺畅,谢先生认为这说明金融机构在跨境理财通业务准备上比较充分。现居香港的黄女士是“北向通”业务的首批开通者。她表示,以前自己转到内地的资金只能存定期,现在有了更多投资的选择,个人非常看好内地的投资市场。

值得留意的是,招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9月底,其App在“跨境金融”页面中上挂跨境理财通政策。截至目前,短短十余天的时间,访问客户量已接近1万。

深圳地区20家银行参与试点,跨境金融服务需求旺盛

深圳一向是金融创新业务的必争之地,此番政策红利,自然吸引了一批金融机构的摩拳擦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信息,截至2021年10月18日,有20家银行已完成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报备工作。

南都记者梳理看到,深圳地区获批参与“跨境理财通”名单中,国有银行阵营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和邮储银行的深圳地区分行。股份制银行有招行、平安、广发、浦发、民生、兴业、中信7家股份行的深圳分行。此外,还有东亚、大新、恒生、汇丰、南商、星展、渣打7家外资行的深圳分行或当地分支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银行可以同时经营南向通/北向通业务,也有部分银行只能经营南向通业务。

相得益彰的是,以深圳为代表的大湾区居民对跨境金融服务需求较为旺盛。一份来自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发布的《深港金融合作市场需求问卷查报告2021》显示,在赴港澳投资场景下,大湾区内广东居民个人受访者需求集中在股票、基金和保险等产品,期待进一步畅通投资渠道。受访者希望在港澳投资的金融产品前三位分别是基金(45.6%)、保险(42.3%)和股票(40.2%)。

相比之下,受访的大湾区内广东高净值人群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更加旺盛,对股票(59.6%)、保险(51.6%)、基金(47%)的需求比例均高于受访居民。“跨境理财通是中国内地开放个人跨境投资的关键一步。”渣打大湾区行政总裁林远栋认为,随着大湾区金融市场进一步互联互通,不论是企业或个人客户都将切实感受到跨境金融便利化的好处,共同促进大湾区的经济增长。他预期,试点业务于未来将逐渐扩大,增加投资额度及理财产品种类,令大湾区内的个人资产配置更趋多元化。

稳健当先,中低风险产品成为投资主基调

那么通过跨境理财通,深圳居民到底能购买哪些投资产品?南都记者梳理注意到,各大银行的“跨境理财通”产品虽然各有千秋,但整体以稳健为主,以中低风险为基调。

深圳工行一位理财经理表示,其“北向通”方面首批遴选数十只表现稳健、历史业绩良好的固定收益类、权益类理财产品以及涵盖不同风险等级,包括货币型、债券型、混合型、股票型、指数型在内的公募基金;“南向通”方面,香港地区首批上线的产品包括基金、债券和多币种活期存款,澳门地区首批上线多只基金产品。

深圳建行以“北向通”为例介绍,根据监管要求和港澳客户投资喜好,严选建信理财子公司“一级”至“三级”风险的非保本净值化理财产品,以及R1至R3风险等级的内地公募基金产品。同时,建行(亚洲)及建行澳门分行也根据当地监管要求,为“南向通”提供了投资理财产品。

招银理财相关负责人则向南都记者表示,“北向通”可购买的产品包括招银理财发行并管理的公募理财产品和部分基金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遵循人行“稳健起步,风险可控”的原则。这些产品既有固收类产品,又有分红型产品等;风险等级以R2和R3为主。“南向通”方面,则由招商永隆银行主导选择,其产品主要为香港监管部门认可的、在港注册成立的公募基金,产品数量约为80只,风险评级在R3及以下。

办理的便捷度也成为焦点。按照深圳工行工作人员的解释,目前提供“跨境理财通”多种签约模式,支持市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提交申请。签约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进行跨境人民币资金汇款、产品购买、赎回、查询等操作。目前该行在深圳地区共有138家网点受理“北向通”、50家网点开办“南向通”业务。建行方面则表示,目前深圳全市网点正全面推出该业务。

而站在监管立场,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深圳中支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将继续发挥好金融改革主力军作用,稳妥有序开展创新试点。支持市场主体用足用好金融改革的政策红利,以实际行动推动粤港澳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建设。

专家分析

跨境理财通对于境内外是双赢


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表示,跨境理财通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但是其优点非常明显。大湾区投资者和国际投资者通过跨境市场,实现了跨境相互投资。不仅丰富了境内外居民的投资产品种类选择,而且为大湾区金融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进一步赋能大湾区金融中心城市和香港这个国际金融市场,也为香港加强其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提供了重要支持。

其指出,境外的基金、债券产品远比境内丰富,香港金融机构深知大湾区市场的重要性,积极准备,踊跃参与,并安排市场团队积极进行跨境营销。跨境理财通不仅对香港金融机构明显有利,而且也大大丰富了大湾区金融机构的产品选择,提供了更多业务机会,提升了对客户的吸引力,境内外是双赢的。


  • 跨境理财通特别聚焦

安全

专户专用闭环管理保障合规安全运行

资金渠道安全成为很多深圳市民关心的话题。业内人士对此解释:

微信图片_20211019202013.png

“北向通”业务是指符合资格的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地银行开立投资专用户,通过闭环式资金管道,使用人民币资金购买内地银行销售的理财、基金投资产品。

微信图片_20211019202015.png

“南向通”业务则是指大湾区内地居民在香港、澳门开立投资专用账户,通过闭环资金管道,使用人民币资金购买港澳银行销售的基金等投资产品。

该业务全流程将采用专户专用闭环管理,以及业务总额度和个人投资限额管理,以此保障业务的合规安全运行。

额度

100万投资额不够?未来将动态监测或可适时调整

“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对单个投资者实行额度管理,投资额度为100万元。人民银行方面对此表示,为体现试点政策的普惠性,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业务,享受政策红利,《细则》还设定了单个投资者额度,目前暂定为100万元,也是资金流动净额的概念。

不过,人行解释,下一步将密切关注试点的推进情况,动态监测额度使用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和宏观经济形势,适时调整“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总限额和单个投资者限额,在切实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市场需求。

门槛

近3个月家庭金融资产200万,或净资产100万

对于深圳居民来说,“南向通”的关注度自然更高。按照细则,“南向通”可投资的产品主要为中低风险的经香港证监会认可的基金、债券以及人民币、港币和外币存款等。

但是,不要以为“中低风险”就意味着跨境理财通没有条件门槛。业内人士提醒,开展“南向通”业务的个人投资者需满足三个条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有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户籍或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连续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满5年;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满足近3个月家庭金融资产200万,或净资产100万的最低门槛要求。

跨境理财通相关报道请点击:

“跨境理财通”细则:总额1500亿,单个投资者额100万

大湾区财富快车提供更多跨境理财选择,深圳人如何捷足先登?

跨境理财通落地! “南向通”投资产品包括基金、债券、存款

“跨境理财通”靴子落地:额度100万,深圳人能否近水楼台

深圳地区20家银行入围首批“跨境理财通”试点名单

跨境理财通落地首日:仅1小时,北向通资金入账41笔

跨境理财通落地首日:南向通1.7千万,北向通1.5千万

采写:南都记者 卢亮 见习记者 叶霖芳

编辑:李斌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