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周翼 徐洁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广州市黄埔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0月25日开幕,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并于10月26日下午在科学城会议中心闭幕。
黄埔区政协二届一次会议闭幕式现场。贾自豪 摄
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协第二届广州市黄埔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议、一届区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一届区政协常务委员会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充分肯定了一届区政协工作。
会议选举产生了二届政协常务委员会。龚伟河当选二届区政协主席,张晖、陈少初、梁玉军、马劲轲、彭志文当选副主席,陈晓芳当选秘书长,王华等42人当选常务委员。
在10月25日当天,黄埔区政协主席邓少敏代表政协第一届广州市黄埔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黄埔区政协副主席陈少初代表政协第一届广州市黄埔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据悉,六年来,黄埔区一届政协共提出提案684件,经审查立案565件,立案率为82.6%。在立案提案中,委员提案400件,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区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等集体提案165件。目前,565件立案提案已全部办理完毕。这些提案选题准确,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反映了黄埔区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为推动黄埔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仅如此,黄埔区政协深入一线,努力打造一批选题精准、思路新颖、建议可行的参政议政精品,六年来共培育市区两级提案700余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100余篇,形成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数千条。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建言主线,黄埔区政协紧扣黄埔区“湾区+”“四区四中心”发展格局战略部署,积极开展协商议政和视察调研活动:提出“增加知识城知识含量”等重点提案,有效推动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落地实施;聚焦科学城“五年大变化”,形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等调研成果;助力黄埔港规划建设,提出“打造广州CBD升级版”等建议措施;推动生物岛加速集聚高端生物医药研发资源,形成“发挥生物岛聚集优势”“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等大会发言材料、提案、政治协商建议案10余份;深化“推动穗港智造特别合作区建设”“促进我区与港澳规则对接”等调研成果,形成30余条建议,为推进“一区一园”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经济和民生一直是黄埔区政协关注的两大重点。黄埔区政协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提案共143件,占25.3%。其中,《关于加大力度支持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争创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建议》,入选市政协全会界别座谈会重点发言。
民生类提案则占据六成之多,包括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162件,占28.7%,教科文卫体方面181件,占32%。其中,围绕高标准建设广州海事博物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集中管辖、生物医药企业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工作、落实中小学校医配备、长洲岛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及地铁线路规划建设等问题提出市政协提案建议,分别入选市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市民生实事协商座谈会、市政协专委会集体提案。
过去六年里,黄埔区政协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创造性地提出“订单式提案”和“系列提案办理联合面商会”,促进了提案办理落地落实。一届政协期间,共征集提案“订单”线索220多条,以问题为导向,发挥政协界别优势,结合提案订单内容所涉及领域,精准培育高质量提案。
编辑:莫郅骅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2021广州11区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