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业态发展强劲,动漫游戏、社交媒体等成新动能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1-10-28 10:54
微信图片_20211027163741.jpg

“一座广州城,半部近代史。”

广州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是全国最早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六个城市之一。98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标志着党从创建时期转入大革命时期。

每年早春,木棉花开满街头,以明艳的红色点缀广州的历史印迹,也流露出这座英雄之城传承弘扬革命文化的初心底色。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各类新技术率先在广州兴起,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今年10月,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广州蓝皮书:广州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1)》。报告指出,近年广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上升至6.34%,数字内容、动漫游戏、社交媒体等新兴文化业态发展强劲,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


活化利用文化资源助力文旅复苏

国庆期间,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修葺一新的广场外、花坛边,不少市民游客举起手机和相机变换着角度拍照留念;宽敞明亮的新纪念馆内展出的“伟大历程”中共一大至七大巡展,通过1000多张珍贵的照片,带领人们感受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

今年6月20日,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竣工开馆,建筑面积从818平方米增加至2305平方米,陈列数量、现场展示效果、接待参观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改陈后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更是入选了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推介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名单。

pic_860152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市民在观展。南都记者 何玉帅 摄

全新亮相的红色场馆摇身一变火爆打卡点。在刚刚国去的国庆黄金周,广州全市纳入统计的16家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共接待市民游客58.31万人次,同比增长12.62%。

广州农讲所纪念馆“故宫同款”的红墙黄瓦成为网络爆款;广州起义纪念馆改造提升后的红布带,在加入多媒体声光电手段的展示后更加鲜红;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则首次引入3Dmapping精准投影技术,打造多个交互式的文物展示平台。

红色资源的活化为广州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截至目前,广州共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5个,纳入统计的16个红色旅游景区年均接待超过3000万人次。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视察永庆坊时强调,城市文明传承和根脉延续十分重要,传统和现代要融合发展,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广州在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发展方面成绩同样抢眼:建成永庆坊非遗街区,在广州塔常态化举办非遗展览,推动两个国字号非遗展示研究分中心落户广州……

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使得文旅融合进一步深化,助力旅游市场复苏。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州共接待游客0.67亿人次,同比增长约51%;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040亿元,同比增长约55.5%。


数字文化新业态发展插上“翅膀”

说起广州,大家总会想起红色文化、岭南文化以及海丝文化,那代表着广州的底蕴。在文化创新上,广州也一直走在时代前列。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广州数字文化新业态逆势上扬,数字内容、动漫游戏、视频直播、互联网文化、数字出版、社交媒体等新兴文化业态发展强劲。在2020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广州有网易、唯品会、华多网络、多益网络、荔支网络、趣丸网络等六家企业入选榜单。

2020年1月,荔枝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中国在线音频第一股。其财报显示,2019年荔枝营收12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与YY、虎牙、酷狗直播、网易CC直播同为广州网络直播行业骨干企业。

基于相对成熟、完善的直播生态体系,2020年,广州出台《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提出将广州打造成为全国著名的直播电商之都。基于一系列扶持政策,成功举办全国第一个以城市为平台的直播电商节,促进直播电商经济发展。

游戏产业也是广州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广州的游戏上市公司达到14家,占全市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比重约为1/3。2020年,广州游戏产业营业收入为1066.44亿元,同比增长23%。

2019年,广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体育局联合印发《广州市促进电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提出力争在2021年建成“全国电竞产业中心”。次年,广州趣丸网络公司组建“广州TTG”战队,战队成功晋级王者荣耀2020春季赛四强、王者荣耀世界冠军杯八强。

亚洲游戏与电子竞技发展论坛、广州TTG电竞明星邀请赛等一系列数字娱乐产业活动登上了当年的广州文交会,让市民群众享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一直以来,广州文交会都是“最广州”的文化名片。2020年,广州文交会创新举办文旅业态成果展,签约金额达182亿元,数字内容产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因交易成果丰硕,广州文交会也被人称为文化界的“广交会”。

今年起,广州文交会将提升由市政府举办,进一步创新办会模式,扩大办会规模,将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交易盛会。


创新合作融入大湾区“朋友圈”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区域发展的软实力。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建人文湾区”“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强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等发展方向。

多元文化和谐相融的动人乐章正在湾区奏响。在2020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季上,百余名来自粤港澳三地的青少年共同体验非遗项目,近距离体验描画广彩、打铜演示、广绣、醒狮等10余项精彩工艺,聆听粤语讲古和广东古琴的魅力。该系列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五年,累计吸引逾万名青少年积极参与。

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在文化产业发展及地理环境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性,也为丰富多样、互补性强的文旅产业合作奠定基础。2018年,广州当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旅游联合会首届轮值主席城市,此后接连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动漫游戏产业联盟、文化旅游融媒体传播联盟、“9+2”城市旅游市场监管协作体等,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近日,广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方案》,广州北和清远南将探索跨区域合作体制机制,整合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

此外,广州还与深圳、佛山、湛江、清远等地签订文化旅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旅游建设。其中包括设立岭南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佛山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通过杂技、舞蹈、戏剧、绘画、雕塑等多元艺术语言展示独特的南国魅力。

面对未来,广州人永远没有忘记自己务实进取的基因。今年,广州出台《广州市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十大任务、36项具体措施,以推进广州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采写:南都记者王美苏 蒋模婷 莫郅骅 冯芸清 实习生 钟宝仪

拍摄:南都记者何玉帅

编辑:王美苏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千年商都 出新出彩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