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葛雨明:车联网正走向商用化部署,安全是发展底线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科创
原创2021-10-28 13:25
微信图片_20210512223213.jpg

10月30日,由肇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南方都市报社、智华(广东)智能网联研究院承办,肇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肇庆分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肇庆中心支公司协办的广东(肇庆)智驾日活动将在肇庆高新区创新创业科学园举行。

活动前,课题组启动参会嘉宾专访。本期嘉宾为中国信通院车联网与智慧交通研究部主任、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组长葛雨明。在他看来,车联网当前已从技术验证逐步走向商业化部署,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产业企业在政策导向下有诸多发展机遇。

微信图片_20211028130602.jpg

中国信通院车联网与智慧交通研究部主任、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组长葛雨明

南都:2021年,我国车联网产业国家层面政策有哪些新变化,反映出怎样的趋势?

葛雨明:在前期《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等顶层规划文件的基础上,2021年,《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顶层规划进一步出台,提出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统筹布局,推进“5G+车联网”行业融合应用深化行动,积极推动车联网部署和应用等。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积极稳妥发展车联网”。今年年初,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车联网产业发展专委会召开第四次全体会议,统筹推动车联网发展规划、政策和措施,跨部门协调解决车联网发展重大问题,不断引导车联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一方面可以看出车联网领域跨部门的协同越来越明确,包括在基础设施建设、数据等多方面;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产业从技术验证逐步走向商业化部署,同时提出安全是发展的底线。

南都:标准化工作对智能网联汽车有怎样的意义,当前推进情况如何?

葛雨明:标准是促进技术产业化成熟,以及互联互通的重要手段。车联网恰恰是汽车、信息通信、交通等交叉融合的新的产业生态,标准化对于车联网解决跨行业、跨地区互联互通问题,至关重要。今年以来,《国家车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系列分册已经相继发布,可以有效指导车联网共性基础、交叉融合方面的标准化工作。

对于产业、企业来说,标准化更有利于加快产品研发成熟,也能推动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到产业生态构建当中。企业一方面可以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并积极参与“三跨”“四跨”“新四跨”等互联互通应用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地方政府,指导就亟需、具有地方应用特色的方向和领域建立地方标准体系。

南都:目前5G、新基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推进,在与车联网融合发展方面有哪些实质性进展?

葛雨明:当前,红绿灯状态提醒、绿波通行、十字交叉路口碰撞预警等安全类、效率类车联网应用已经获得广泛共识,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环卫等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应用场景不断涌现;此外,车联网应用场景正逐渐从服务终端用户扩展至智慧矿山、智慧港口等企业生产类应用,以及精准感知城市交通状态、实时调整红绿灯配时等政府数字化治理类应用。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推进车联网在建设运营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先导区作为车联网产业的试验田、先行地,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批复江苏无锡、天津西青、湖南长沙、重庆两江新区四地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支持京沪高速(G2)全路段进行车联网改造升级。江苏无锡首次实现开放了红绿灯等交管数据信息支持车联网应用,对主300多个路口进行了红绿灯信号机升级改造,实现了红绿灯诱导通行、危险路段预警等应用服务。天津西青规模化部署车联网基础设施,已完成核心区的86个路口改造,组织开展网联辅助驾驶功能、编队行驶等应用功能实践。湖南长沙完成了约100公里高速公路、100平方公里范围城市道路的网联化升级,大力在公共出行领域推广车联网应用,投入了2000余辆网联智慧公交、40余辆网联自动驾驶出租车开展运营。重庆两江新区完成了128公里高速公路及88公里城区道路的车联网规模部署,安装车联网通信单元500余套。结合山路、复杂立交、隧道等复杂环境的道路交通特征,不断丰富车联网应用场景。

南都:对于广东、肇庆智能网联产业发展有怎样的印象?您对地方政府在搭建推动相关产业生态发展方面有哪些建议?

葛雨明:肇庆发展智能网联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一是顶层机制相对完备,成立了“三网一车”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能源网、交通网、车联网和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相融合的产业协同机制;

二是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趋势显著,肇庆近年来引入了小鹏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动力小镇项目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融合性试点工程项目;

三是区位优势显著,特色化应用场景“遍地开花”。依托丰富的景区资源打造无人驾驶接驳专线,依托肇庆已有矿储资源打造智慧矿山试点,依托连通粤港澳大湾区的大沙物流基地,建立船岸协同、干线物流、港铁联运等融合应用新模式等等,这些特色化的应用场景探索是成熟商业模式落地、产业生态构建的关键支撑。

建议一是以应用为导向,广泛收集用户出行、交通治理、企业研发各个方面的需求,结合本地产业优势,探索特色化、融合性场景示范应用;

二是要积极构建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环境,以需求换取更多的企业参与地方建设和产业,把握“广佛肇一体化”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肇庆在传统零部件制造产业的优势,推动跨区域产业协同;

三是构建产业发展所需公共服务平台,重视标准、数据、安全等方面工作;

四是之前肇庆在职业教育培养方面有基础,可以考虑面向智能网联的职业教育实训,为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网联产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南都:您对活动推动城市智能网联产业发展有哪些期待?

葛雨明:希望通过智驾日活动,一方面让更多的企业了解、走进肇庆,另一方面也希望肇庆市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各个方面对于智能驾驶有着更多的理解共识,“应用牵引、数据赋能,共创智能驾驶未来”,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1080x1920_6178e870d6440.jpg

活动海报

1080x1920_6178e870e09b0.jpg

活动海报

1080x1920_6178e87100418.jpg

活动海报

1080x1920_6178e871cd493.jpg

活动海报

出品:南都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研究课题组

统筹:任先博 甄芹

采写:南都记者 徐劲聪

编辑:徐劲聪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广东智驾日活动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