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南都讯 记者张艳丽 摄影记者赵炎雄 通讯员陈为 备受关注的地铁14号线迎来新进展。10月29日,深圳地铁14号线首列车接车仪式在昂鹅车辆段举行,为后续列车调试、设备联调联试等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接车当天,深圳地铁与中车长客还就中国标准地铁列车研制合作协议举行签约仪式,标志着深圳地铁车辆技术再次升级,加速驶入“智慧化”“标准化”新时代。
全自动无人驾驶 14号线首列车揭开面纱
地铁14号线是深圳东部首条地铁快线,同时也是深圳在建轨道交通线路最长、跨度最大、换乘最多、涵盖区域最广的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全长50.34公里,全线共设车站18座,1座车辆段和1座停车场。由中铁三局承建的14号线昂鹅车辆段是目前深圳在建最大体量的车辆段,建筑面积大小相当于57个标准足球场,此次首列车顺利入驻,也成为地铁14号线建设的又一个里程碑。
地铁14号线是按照国际最高级别GOA4等级设计的全自动驾驶项目,车辆采用8辆编组A型铝合金车体,最高运行速度120km/h,是按照国际最高级别GOA4等级设计的全自动驾驶项目。
记者在现场看到,14号线车辆设计采取“鹏程万里,深圳腾飞”主题,外观采用明黄色,提取大鹏鸟的元素应用在设计中,用舒展的翅膀和灵动的双眸刻画列车的造型,呈现出大鹏展翅的搏击之势与深圳鹏程的进取决心,让人眼前一亮。
地铁14号线采购了44列车,其中30列车会在开通前完成调试并上线服务。
设横向座椅、无线充电,乘坐体验更舒适
走进地铁14号线列车,记者看到与既有线路不同的是,车内设有横向座椅、无线充电等诸多独有的车内设施设备。地板、侧墙等多处使用吸音降噪材料,整车气流组织设计和空调机组采用两端下出下回的送回风模式。
深圳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14号线是连通深圳东部南北向交通的快线,运营线路较长、站间距较大,设置了横排座椅,为长途旅客提供更为舒适的乘坐体验。送回风模式可以提升车辆气密性,客室噪声可降低1到2个分贝,由此提升车辆进出隧道的乘坐舒适性,保证乘客乘坐的舒适度和乘车体验的满意度。”
行走的“地铁医生” 全方位安全保护
除了科技感十足的外表,14号线列车还具有安全、环保、智能化等多个亮点。车辆配备了健康管理系统,列车采用了地铁列车健康管理系统,在国内首次集合弓网检测、隧道检测、限界检测、轨道巡检、走行部检测等5大类等综合检测系统,可实现状态监测、故障预警、故障诊断、健康评估、故障预测、统计分析六大功能模块,对车辆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实现智能化、可视化的维修与管理,让列车运行更安全高效。
此外,地铁14号线车辆还具有完备的安全检测保障,包括被动式障碍物检测、主动式障碍物检测、端墙防撞、脱轨检测等,将整车网络安全等级提升至2.0,为列车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护。
牵手中车长客,主攻关键核心技术
以14号线首列车交付为契机,深圳地铁在昂鹅车辆段与中车长客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80km/h A型地铁列车及120 km/h A型综合检测车研制及试验,以及智慧地铁、智能装备等项目,进一步促进并规范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发展。
随着本次协议的签署,深圳地铁将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技术先进的标准化地铁列车为目标,共同推动30项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自主化和技术升级,推进自主化部件攻关,破解“卡脖子”难题,通过实现关键技术国产化,增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为行业提供新的“深圳经验”。
深圳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和自主化部件的研制和运用验证,打造更统一、更安全、更节能的全新地铁车辆平台,有助于摆脱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和限制,推动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将集中优势资源,通力合作,整合平台、科技与产业资源,在研制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的基础上,打造数据和资源共享的开放性协同创新平台。深圳地铁还将在智能运维方面深入参与研发,不断深化技术创新,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