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消协实测直播带货:超三成存在违规,虚假宣传问题突出

南方都市报APP • 反垄断前沿
综合2021-10-29 20:21

双十一将至,电商直播再次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但直播间的合规问题仍需引起关注。

10月29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和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发布直播带货消费体验调查结果。公告显示,在100个体验样本中,33个涉嫌夸大宣传、价格误导、言行低俗等问题。

截屏2021-10-29 下午5.57.28.png

本次直播带货消费体验调查选取了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苏宁、唯品会、抖音、快手、小红书和微博等10个电商平台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在薇娅、李佳琦、辛巴、蛋蛋、烈儿宝贝、陈洁kiki、雪梨等10位明星主播的直播间进行消费体验。

结果显示,在33个问题样本中,最突出的是问题是虚假宣传,涉及样本多达17个。主要是主播或其他工作人员通过虚假夸大宣传产品功效,使用极限用词等方式诱导消费者下单购买。

比如,“瘦身女王郑多燕”直播间在介绍一款白玉荔枝风味饮料时,宣称“吃一天就有效果”。而在“千尘堂助高实体店”直播间,主播宣称一款乐高萃健增高贴“两个疗程保底长5cm,8岁到48岁都管用”。

调查员还发现,部分主播通过拿其它平台高价比价的方式诱导购买,涉嫌利用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误导消费者。

在“韩兆导演(条子哥)”直播间,主播在推荐一款酒时称,该商品在某平台上卖1429元,在直播间只要298元。但调查员联系相关商品的销售经理时被告知,这款酒成本大概是每瓶40元,市场促销价约每箱420-480元,该主播展示的平台价格并非正常的市场价。

此外,有5个体验样本存在言行低俗问题。其中包括网红主播蛋蛋22号夏日爆品专场的直播,为了展示裤子的弹力,工作人员使劲拉扯试穿者的裤子,导致直播被快手平台停播,屏幕提示“出现低俗的言行、表演、惩罚或贴纸。主播正在整改,请耐心等待”。

根据《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直播间应当依法公示证照信息,但此次体验中有13个样本并未公示证照信息。部分店铺虽然标注了未公示信息的主体说明,但没有说明属于哪种可以不公示证照信息的经营活动类型。

另外,《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也要求直播营销平台应当以显著方式警示用户平台外私下交易等行为的风险。但除了苏宁易购、唯品会和微博,调查员没有看到其他平台直播间以显著方式警示平台外私下交易等行为的风险。

针对以上问题,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和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建议电商平台企业完善自身审核和日常管理,带货主播不做虚假夸大及误导性宣传。有关部门要对直播带货业态进一步加强监管,让明星、网红等重点监管对象承担与流量相适应的责任。

采写:南都记者黄慧诗

编辑:李玲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