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南都记者从教育部官网获悉,为贯彻落实中央“双减”工作部署,严格监控各地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是否违规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学生正常上课及休息时段等限定时间内开班培训,教育部组织专业团队迅速建立了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日常巡查制度,开展全面常态巡查。
教育部表示,截至目前,共连续不间断开展了4次巡查,掌握了一批违规线索,并建立了违规培训机构动态库,共涉及全国12个省份、50余个培训机构。目前,相关省份已责令培训机构进行整改。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加大对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巡查力度,对存在违规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建立红黄牌处罚机制。对于在限定时间内开班培训的,先予以提醒,对再次违规的线上校外培训机构亮黄牌警告,对两次亮黄牌者亮红牌,并责令相关省份予以关停。对于违规情形极为严重的,直接亮红牌。
南都此前报道,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
《意见》还指出,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随着“双减”政策出台,打着“新家政”名义的住家教师概念悄然兴起。南都此前调查发现,他们一方面打着“新家政”的名义,另一方面又与一般的家政人员不同,多数不负责做饭等家务,只负责孩子的教育、生活问题。
9月8日,教育部发出通知明确,违反培训主体有关规定,证照不全的机构或个人,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应依法依规予以查处。
此外,受“双减”政策影响,线上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也面临严格监管。南都记者注意到,停售课程、暂停业务背后,已有机构开始了相关业务的调整和转型,并向素质教育领域发力。有业内人士指出,素质教育赛道政策尚不明朗,也可能会受大环境影响,发展受限。成人教育、家庭教育或许迎来发展机遇。
采写:南都记者 吴佳灵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校外培训机构乱象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