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捐建二千多所学校!江门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心系教育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江门
原创2021-11-06 21:21

微信图片_20211105160534.jpg

20世纪80年代,祖籍江门台山水步镇甘边和庆里的旅美乡亲黄柏旋,以旅美甘边同乡会顾问的身份,发起募捐重建甘边华侨中学。日前,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提供了一封由黄柏旋寄出的侨批信件,详细记录了此事。该研究院院长、教授刘进表示,这封信反映了侨胞慷慨解囊积极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历程,值得深入研究:“有关部门可以挖掘好侨捐学校背后华侨华人反哺桑梓的故事。”

发动旅外乡亲捐资建校

据介绍,1914年10月6日出生于台山水步镇甘边和庆里的黄旋1935年赴美谋生,先在一家船厂当焊工,后在其父资助下创立长城酒店,并一再扩展。抗日战争期间,他积极捐资支持抗日。新中国成立后,黄旋多次回乡。在其中一次行程中,村里的负责人黄金泽向他讲述村里的发展情况。当时黄柏旋了解到,建于1969年的甘边侨中学校环境硬件环境差,已无法适应师生的需求。

微信图片_20211105160529.jpg

旋侨批信件原件 刘进提供

旋心中一直记挂此事。从1980年起,黄柏旋带头捐资并发动旅外乡亲捐资兴建甘边华侨中学。在1983年4月29日写给族人黄茂隆的信中,黄旋说:“收到你的来信,知道前寄回建校之款,已接校董会通知,提取了美金二万五千元……在此我代表各乡亲向你致以万分的感谢!”

他还随信寄了2100美元,其中2000美元作为资助甘边学校的长城助学基金。请黄茂隆收到后,通知校董会如何提取支用。信中,他还讲到:“此次在美发动筹款建校,共筹得有美金三万五千一百零五元。”

两代华侨接力支持教育

今年70多岁的甘边村居民黄建筹见证了黄旋支援家乡教育事业的历程。他回忆:“黄旋以旅美甘边同乡会顾问的身份,发起捐建甘边华侨中学。他先征得旅美甘边同乡会支持1万美元,又发动乡亲捐款,加上甘边在港澳的乡亲赞助,先后筹集人民币50多万元,建成了甘边华侨中学。甘边华侨中学1983年建成投入使用,为甘边和周边村培养了很多人才。”黄建筹说,“为鼓励教师认真教学,学生刻苦学习,黄旋还提出创立长城助学基金会,并且带头从1981年起每年捐款2000美元奖励教学。”在写给黄茂隆的信中,黄旋提到自己当年要回国参加国庆典礼,之后会和多位乡亲一起参加学校剪彩仪式。“1983年10月,黄旋带着40多位乡亲回到甘边村。”黄建筹说,1984年2月12日,黄旋因病去世,享年70岁。

旋虽然去世了,但他的爱国爱乡精神代代相传。他的夫人叶佩珍等人后来合力捐资12000美元,在学校建了黄纪念馆,用作修建图书馆和体育馆。他的儿女捐资在甘边华侨中学校园建了一座桃李亭。

五邑处处有侨校

刘进表示,包括黄旋在内,众多热心家乡教育的华侨华人在一百多年的时间内一直捐资回乡建校。新中国成立前,五邑地区由华侨华人捐资兴办的各类学校就有数百所。新中国成立后,华侨华人继续发扬爱国爱乡、热心教育的光荣传统。至1958年底,仅在当时的台山县就办起了华侨中学23所。1978年至2000年,江门市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捐资合计44.77亿港元,捐建学校2370所(含江门和国内其他城市)。当时,江门市的大部分乡镇几乎村村都有侨捐学校,台山市水步镇甘边华侨中学就是其中之一。

南都记者 严亮  通讯员 江轩

侨批来源: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

编辑:严亮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