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糖尿病患者逆转回来, 广州新增一所糖尿病逆转中心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健康联盟
原创2021-11-08 10:01

人口14亿,糖尿病患者1亿,而明确为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更是超过5亿。不对糖尿病加以控制,这一慢性病将成为我国巨大的社会负担、公共卫生负担。随着国内外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逆转糖尿病在临床上正逐渐达成共识。

11月7日,东源药业科研成果研讨会暨糖尿病逆转中心揭牌仪式在广州成功举办,同时正式开启与广东生科生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糖尿病诊疗合作。来自广东各大医院的内分泌科专家及学者共聚一堂,就糖尿病如何科学逆转展开研讨。研讨会分享了糖尿病科学研究背景、成功逆转的病例、已发表的科学论文及科研成果。患者通过个性化诊疗方案,以及逆转中心自主研发的纯植物系列产品及其他纯天然产品,逆转糖尿病,实现减药、停药、停止胰岛素,恢复正常饮食和健康生活,生活质量大大提升。

image001.jpg

科研成果研讨会现场,主办方及专家分享糖尿病逆转成果


专家共识:糖尿病确实可以逆转

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发布的全球糖尿病地图(第9版)显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不断上升,目前已有4.63亿。中国患病人数为全球第一。值得关注的是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糖尿病已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大众的认知中,糖尿病被称为“慢性癌症”,一旦得病,就要吃一辈子的药,无法治愈也无法逆转。然而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这一观念正在发生改变。公开资料显示,《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11月的最新版本中,已经移除了2型糖尿病是终身用药疾病的说法。2021年9月30日,中国第一版《缓解2型糖尿病专家共识出台》,明确指出糖尿病可以被逆转。

“什么是糖尿病?即使空腹血糖在6.1以下,若连续3年空腹血糖都有30%以上的升幅,那身体已经在提醒你糖代谢出现了问题,俗称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患者都会伴有血脂、蛋白质代谢异常的症状,以及随之而来的身体微循环障碍。”东源医疗医务主任、糖尿病逆转专家、首席营养专家梅树婷指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血糖检测结果还没有达到医院制定的患病标准,而身体已经出现一系列明显症状,如睡眠状态不好、每天需要额外补水、出现尿路感染、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等等。

梅树婷指出,糖尿病的病因,与饮食关系密切。在食品工业时代,人们吃的不再是天然食物,而是加工类的食品。一方面,食物加工过程中错误折叠的分子让身体系统无法识别,导致细胞病变;另一方面,米、面、饮水等重金属污染,也是导致身体细胞损伤,长期处于慢性炎症期的重要因素。想要从根源上解决这类问题,要从食物这一源头入手。

image003.jpg

新成立的逆转中心采用自主研发的纯植物系列产品以及其他纯天然产品,通过大量临床前研究数据以及现有临床治疗的病例证实,可以为细胞再生提供高能的营养和结构分子,同时具有抗氧化功能清除体内残留的错误折叠分子和重金属,实现逆转糖尿病,令糖尿病患者各项体检指标得到改善,实现降糖药物的减药甚至停药,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同时,中心建立了健全的科学诊疗体系,从根源上逆转糖尿病,同时可治愈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

10年糖尿病患者成功逆转

来自广西桂林的蒋先生,有着10年的糖尿病史。每天需要服用一大把降糖药物,包括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每天三次,每次各一片;艾塞那肽注射液5ug,早晚各注射一次。此外他还有高血压、痛风以及长达二十年病史的过敏性鼻炎,长期需要使用药物来控制鼻炎,“否则连打个喷嚏都可能喘不上来气。”蒋先生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即便每天吃这么多药,蒋先生的血糖控制仍非常不理想,徘徊在17-20的高位之间。困扰他的不只是血糖的问题,还有睡眠差以及便秘等。

在东源医疗糖尿病逆转中心接诊后,东源医疗的诊疗团队针对他的情况定制了全方位的科学诊疗方案,从用药、到饮食、运动上逐一调整,经过3个月的诊疗,蒋先生睡眠和代谢逐渐改善,停止服用安眠及通便药物,随后抗过敏性药物地塞米松和扑尔敏也逐步减量;五个月后血糖由最初的18逐渐平稳到8,同时降糖药物从原来的6片降糖药加胰岛素减为1片降糖药。降压药物由原来的4片减为1片,生活质量大大提升。

800x382_61887409517f3.png

800x401_61887409238f1.png

蒋先生详细用药情况及诊疗后的血糖数据

梅树婷介绍,成功逆转的病患中,80%是有明确的糖尿病诊断史。“逆转”不但解决了困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问题,而且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足方面,中心也积累了不少成功案例。

image009.jpg

成功逆转的患者在研讨会现场为医生送上锦旗

未来:探索糖尿病逆转科学路径

为何能成功逆转糖尿病?梅树婷表示:“糖尿病是饮食相关性疾病,化学药物是无法根治的。正确的食物能够为人体提供正确的营养,从而激发机体的自愈能力。”

据悉,中心会针对糖尿病患者自身情况评估,定制专属的诊疗方案,3个月疗程即可实现有效逆转糖尿病,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治疗方案中,自主研发的天然植物系列产品成为逆转糖尿病的关键。

“中心会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饮食和生活指导,甚至会针对每餐的搭配给出指导建议。我们会建议患者食用新鲜的肉、蛋、菜及水果等天然食物,为身体补充正确的营养,天然食物当中所存在的各大营养素是身体所必需的,也是糖尿病逆转的关键。饿着肚子去控糖是不科学的。”及时的跟踪和医师的耐心指导,大大提升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也是保证糖尿病逆转疗效的关键所在。

image011.jpg

与广东生科代表现场签约,达成战略合作

据悉,中心正式揭牌后,将与多家医疗门诊、机构及各大内分泌科专家开展合作。同时将与广东生科生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牵手,开启糖尿病逆转课题研究,为更多糖尿病患者提供专业的诊疗服务,进一步向大众病患普及糖尿病逆转的科研成果,让患者恢复健康的生活。

糖尿病逆转知识点:

患者的选择和逆转标准是关键

基于庞大的糖尿病人口和糖尿病前期人群,有关糖尿病逆转的治疗俨然成了医疗领域内的一条快车道。社会上各种逆转机构目不暇接,国际糖尿病专家组起草制定了《共识报告: 有关2型糖尿病缓解的定义和解释》,同时发布在欧洲糖尿病学会的Diabetologia和美国糖尿病学会的Diabetes Care期刊。该共识的发布, 标志着糖尿病“逆转”有了新标准和定义。

糖尿病缓解的诊断标准:

停止降糖药物治疗后至少3个月,糖化血红蛋白<6.5%。

诊断糖尿病缓解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方法一定要可靠,如果不可靠,可以用空腹血糖、估算糖化血红蛋白值或最近葡萄糖管理指标来评估。

2.生活方式干预至少6个月以后,停用所有降血糖药物至少3个月以后,手术治疗糖尿病至少3个月以后,才能评估糖尿病是否得到了缓解。

四类人群,更有希望实现糖尿病的缓解


1.初发糖尿病患者;2. 肥胖糖尿病患者;3. 胰岛B细胞功能尚可的糖尿病患者;4. 无其他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缓解后,还需要做好以下两件事

1. 每年至少监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或其他血糖控制的指标:随着体重的变化,其他疾病带来的压力,以及持续的B细胞功能下降,高血糖很可能复发,需要每年至少监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或其他血糖控制指标。

2.定期做糖尿病并发症评估:因为即使糖尿病缓解,糖尿病的典型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心血管病变仍可能发生。

越早发现糖尿病,早期治疗糖尿病,实现糖尿病缓解的可能性越大。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编辑:王道斌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