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观:“IT+BT+低碳”,给予龙岗产业发展无限可能

南方都市报APP • 龙岗大件事
原创2021-11-11 12:14

打开龙岗区的地图,从西往东看。

西边是龙岗的西核心——坂田,这里已是全球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地,拥有智能终端、通信设备、云计算等优势产业,集聚了华为、中软国际、神舟、康冠、航嘉驰源等10多家电子信息行业领军企业,吸引了超过4万多名电子信息研发人员。

微信图片_20211111103545.jpg

龙岗区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建设效果初步意向图

东边是龙岗的东核心——坪地和宝龙。他们各自拥有自己的产业特色和发展优势。其中,位于坪地街道的国际低碳城是深圳市唯一一个以绿色低碳为发展特色的重点区域。全面擦亮深圳国际低碳城品牌,在能源结构优化、低碳技术应用、绿色发展转型等方面引领争先。而宝龙街道,拥有宝龙科技城和宝龙生物药创新先导区,将成为深圳抢占生命科学产业高地,实现生物医药产业换道超车的战略主阵地之一。

不难看出,在“一芯两核多支点”战略之下,“IT+BT+低碳”,是龙岗对于未来产业布局做出的重要思考。

对于三大产业集群的发展,龙岗区第七次党代会也提出了实践路径。

对于IT产业,实施电子信息产业领跑计划。高标准推进龙岗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建设,深入开展“强芯铸魂”行动,在半导体先进制程、元器件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构建链条完整、自主可控、韧性强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到“十四五”末,产值规模超万亿,基本建成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地。

对于BT产业,实施生物医药产业赶超计划。高水平建设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争取生物医药创新政策在先导区先行先试,引导一批高成长、高效益、高技术企业集聚发展,基本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生产等环节有机联动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到“十四五”末,初步建成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

微信图片_20211111103548.jpg

深圳国际低碳城

对于低碳产业,实施绿色低碳产业壮大计划。依托深圳国际低碳城等载体,加快推动国家能源产业创新中心、绿色发展产业基金等平台落户,推动氢能产业园建设,培育引进一批绿色低碳产业的领军企业,构建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的低碳产业集群。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服务全国碳达峰、碳中和事业的低碳产业示范。

芯片制造专家王贺光在龙岗拼搏多年,在她看来,新的蓝图带来的是新的机遇。她认为,龙岗的本土企业应该有重点地突破一批技术难点,有目的地开展一批科研攻关,有针对地提升科研队伍,把研发真正做到结合市场需求,不断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跟王贺光一样,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永波也看到了这个机遇。亚辉龙是主要从事生物医药产业体外诊断领域(IVD)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而如今,宝龙生物药创新先导区的蓝图已经绘就。“公司未来发展肯定是好的。生物药创新先导区对我们来说,肯定是个机会。我们很容易往生物药方向转型。这个已经写到我们的第三个五年规划里去了。”宋永波说。

深圳市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则是深圳市政府引进的首批入驻深圳国际低碳城的载人航天领域的重点平台,其在氢能源的水电解制氢、超高压管阀技术等领域积累了一些突破性技术。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许楫表示,“绿航星际研究院将把握龙岗区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的政策,抓住政策利好导向的历史机遇,发挥自身在氢能源领域的技术优势,在氢能源产业化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将载人航天技术转化落地,更好地造福社会民生”。

跟王贺光、宋永波、许楫对各自所在领域充满信心一样,龙岗对“IT+BT+低碳”三大产业发展也充满信心,正围绕产业链引进培养一大批重点产业人才和团队,着力推动优势产业由集聚化发展向集群化发展转变,加快形成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到2025年,龙岗的电子信息产业达到万亿规模,生物医药、绿色低碳成为新的“产业支柱”。而龙岗,也将实现从“产业大区”向“产业强区”的华丽转身。

采写:南都记者 颜鹏

编辑:李晓慧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才聚龙岗,智汇加速度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