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佛山市南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南海区人民政府代理区长王勇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明确了未来五年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工作部署,提出“抓改革,促转型”是南海未来五年的工作主线,新一届区政府将重点推动八大转型。
纵观此次的政府工作报告22次提到“转型” ,涵盖的八大转型任务涉及发展路径转型、要素配置转型、动力机制转型、城市发展转型、生态文明转型、民生事业转型、社会治理转型、行政服务转型,彰显了南海发力转型的强大信心、雄心和决心。
从政府工作报告透露的一组组数字中,也能看出南海在未来发展规划中,对于城市建设、产业经济、环境生态、民生实事等领域的高效部署。
数据一:8%左右
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
数据二:500亿元
5年内财政投入500亿元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
报告明确以先进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两高四新”现代产业集群。一方面,做强传统的汽配、有色金属、泛家居等优势产业,开发高附加值的新型终端产品,强化装备制造业支柱地位。另一方面,全力打造全国氢能产业发展高地,积极布局更多新材料细分行业,推动5G消费类、汽车电子、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做强医疗器械产业,推动中药产业加速崛起。
数据三:4000亿元
到2025年,广东金融高新区实现累计投资额突破4000亿元、基金规模突破3000亿元。
报告明确以都市型产业提升发展能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提升广东金融高新区发展含金量,积极引进持牌法人金融机构及其区域总部。同时,促进会展、跨境电商、智慧物流等现代商贸业发展壮大,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推动文化产业加速成长为支柱产业。
数据四:3.5万亩
确保2023年前基本完成“村改”任务,5年内整理连片可用工业用地3.5万亩。
报告提出,要坚持工业优先,推动要素配置转型,尤其需要科学规划产业发展空间,要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工业用地,确保工业用地只增不减;用好“村改”关键一招,推动村级工业园综合整治和改造提升,坚持“工改工”主攻方向,加强集体土地连片整合开发,全面加大“集转国”工作力度。同时,综合运用规划引导、财政扶持、土地收储、税收优惠、产业政策等手段,对碎片化工业用地重新整合,推动工业用地连片成带,形成资源集约、产业集聚的新格局。
数据五:25%
研究编制招商地图和主题产业园规划,实行精准招商。切实将招商成效体现在项目落地上,5年内逐步将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升至25%。
数据六:65亿元
3年内财政投入65亿元支持企业开展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出台实施全区“两化”转型扶持方案,提升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深化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数据七:180亿元
区财政在5年内投入180亿元,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到“十四五”期末,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3%。
数据八:3000亿元
加快组建投资、建设、产业三大国资集团,推动区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3000亿元。鼓励国资在城市建设中挑大梁,在新兴产业引育、“村改”攻坚、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标杆引领作用。
数据九:300亿元
把水环境治理作为重中之重,5年内投入300亿元财政资金,撬动100亿元以上社会资金,推动全区水环境质量根本好转。
数据十:600亿元
继续擦亮教育金字招牌,5年内投入600亿元支持教育事业,认真落实政府举办义务教育主体责任,逐步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校学生占比,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学校新改扩建工程,加大学位供给力度。
采写:南都记者关婉灵 通讯员南宣
编辑:关婉灵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奋进新征程 聚焦佛山五区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