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广州绿色与功能建筑材料产业发展应用高峰论坛顺利举办。广东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等单位发起成立“广州绿色与功能建筑材料产业协会”的倡议,以期进一步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共同构建协同发展的绿色建材产业体系,积极探索“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的发展路径,为推动广州绿色与功能建筑材料产业集聚提升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广州绿色与功能建筑材料产业发展应用高峰论坛开幕仪式。
当天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瞿金平、王复明分别围绕“高分子绿色建筑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地下基础设施水灾害防治技术的发展与‘坝道医院’共享平台建设进展”,就建筑建材绿色发展方向及前瞻趋势作专题讲座。十四位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了绿色建材发展方向及行业前景。
推动高分子建材装备高端化发展
据了解,绿色建筑材料应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其定义涵盖原料采用、产品制造、产品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等四个环节,即整个生命周期均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建筑材料。绿色建材可分为资源节约型、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典型产品如免烧砖、保温砖、绿色水泥、节能门窗、净化材料等。
瞿金平指出,在我国,高分子材料正广泛应用于绿色建材中,如PE管、防水卷材、木塑板材等建材产品,可用于家居装饰、道路工程和建筑保温。
由于高分子基建筑材料存在拉伸强度较低、易燃烧等劣势,提升建材品质的加工成型装备和制造技术不断涌现。尤其是构建智能建筑的相变储能材料,其响应温度变化吸收或释放热能,在能源高效利用和节能环保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在建筑节能、太阳能利用、电力调峰、工业余热回收、冷链运输等领域有广阔前景。
“从当前国际竞争实际来看,只有立足高分子绿色建材技术深度创新,推动高分子建材装备高端化发展,把握智能制造机遇,促进产业链绿色发展,才能在关键环节形成先发优势。”瞿金平表示,要获得并维持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就必须立足自身条件,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
广州绿色与功能建筑材料产业发展应用高峰论坛圆满举办。
搭建“工程医院”解行业疑难
王复明从地下基础设施水灾害防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方面,讲解了团队利用渗漏涌水防治技术、隐蔽病害诊治技术等进行基础工程设施防护修复与地下空间开发的成功经验。
例如,基于非水反应高聚物在水中反应与膨胀扩散特性,王复明团队提出了高聚物水下注浆、膜袋注浆及其复合注浆的方法,膜袋膨胀后形成“栓塞”可快速封堵涌水、具有高效、经济的特点。他举例称,广州一污水管道渗漏导致河水污染,通过渗漏涌水防治技术,不停水、非开挖以修复管道渗漏,最终使得黑臭河水明显变清。
“固坝修道,既是国家大计,也是民生大事,人生大课。”王复明在论坛上表示。就在前几天(11月5日),“坝道工程医院”北京总部举行揭牌仪式。据了解,“坝道医院”是王复明带领团队历时3年多建设运营的“工程医院”共享平台,目前已建成工程医院郑州总院、南方总部(惠州)以及50多家分院,覆盖全国23个省市,涉及交通、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行业,逐步形成了跨地区、跨行业的网络化“工程医院体系”。
王复明介绍道,“工程医院体系”以“总院+分院(地区、行业、特色)”的立体化网络,以“总院平台+分院支柱”的台柱型结构,形成“全方位开放、国内外共享”的开放式运行模式。针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疑难急险”和行业瓶颈,“坝道医院”可提供案例经验、人才培养、科创资源与技术服务等多种支持,凝聚合力以更好地推动行业攻坚克难与成果转化。就在今年7月,“坝道医院”相关工程团队成功参与了郑州水灾的抢先救急工作。
促进优质绿色建材推广应用
当天,活动分别以“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技术路线”和“双碳目标引领绿色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举办了分论坛,十四位行业专家分享了绿色与新型功能建筑材料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共同探讨绿色建材发展方向及行业前景。
绿色建材的应用是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论坛为行业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也为广州建材行业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在今后的推进工作中,既要加强政府、协会、企业之间的联动,也要加强全产业链互动,通过多方合力、系统推进,不断完善和提升全市建材技术标准,促进优质绿色建材产品在广州建设工程项目的推广应用,推动住房建设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由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指导,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广东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广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优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东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孚达保温隔热材料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穗建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
编辑:莫郅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