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劳模工匠本科班2021届开学啦!97名新生入学!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1-11-14 20:14

11月13日上午,广东省劳模工匠本科班2021届毕业典礼暨2021级开学典礼在广东工匠学院举行,阵阵掌声中,首届广东省劳模工匠本科班47名学员顺利毕业,2021级97名新生入学。

WechatIMG3703.jpeg

通讯员供图

“希望通过广东省劳模工匠本科班进一步提高技术技能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劳模工匠队伍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和工匠人才的示范带头作用,自2018年起,省总工会联合省教育厅联合开办了“求学圆梦行动”广东省劳模工匠本科班,并先后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开放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高校合作办学,为有需要的劳模、工匠、优秀职工提供本科继续教育的机会,学费由省总工会承担。

“我们从大山里招来了人,但要怎么样把人留住才是关键。”广东省隆发鞋业(惠州)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苏超作为2021级的新同学在台上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历程,以此鼓励更多人发挥学习精神,通过本科班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本职工作上发光发热。

2006年,苏超进入隆发公司工作,那时公司刚刚成立,只有5名员工。作为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业务发展,急需大量用工。期间他曾接到去云南红河州招聘用工任务,二话不说,便带着同事走进大山深处的村镇招聘。

“那时条件非常差,从红河州到下面的乡镇要4小时,除了摩托车没有其他交通工具。羊肠小道上一面是山,一面是悬崖峭壁,一不小心就会掉入万丈深渊。我骑着摩托车穿梭在小道上,遭遇过山路塌方等各种险况,甚至曾经摔倒在地不省人事。”在团队的共同努力和当地村民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村民进入公司。如今,公司有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员工20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500多人,苏超透露,这些走出了大山的同胞,通过辛勤劳动回老家盖上了楼,改善了生活条件,有的把孩子也带到公司所在的镇上读书。“到大山深处招聘,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公司的人力问题,也为少数民族同胞打开了通向致富大道的大门。”

然而招来了员工要如何把人留下是关键。这一期间,苏超积极地跟部门领导、同事请教,买书、报读培训班学习人力资源知识。在边工作边学习的过程中创新总结出了“选、用、育、留”等环节的独特做法,如针对异地务工人员的需求,开设夏令营、托管班,解决员工子女教育问题;帮助员工在线随时查询薪资待遇、假期等公司信息,申诉自己的工作生活需求……“这一系列管理措施深得人心,让我们的员工留得住、愿意留。我也获得了行政管理大专学历和相关人力资源管理资质证书。”据了解,近年来公司人员流失率在1.5%-3.5%之间,远远低于周边公司,公司也从建厂初期的5名员工,发展到今天的1.4万余名员工。其中,广东当地员工7500余人,残疾员工400多人。高峰时期,有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00多人,为国家的脱贫攻坚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苏超表示,不论是集体与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培养,他希望通过广东省劳模工匠本科班进一步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同时抓好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平衡,继续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断进取、与时俱进,力争以优异的成绩圆满完成学业,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

已有330名劳模工匠学员走进课堂

新增设护理学专业

WechatIMG3704.jpeg

截至目前,已有330名劳模工匠学员通过广东省劳模工匠本科班这个平台走进大学的课堂。通讯员供图

针对劳模工匠学员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广东省劳模工匠本科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不脱产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和形式灵活多样,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助力劳模工匠成长、关爱劳模工匠发展。广东工匠学院作为省总工会的直属院校,承担线下教学的组织工作。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工会劳模工匠本科班,截至目前,已有330名劳模工匠学员通过广东省劳模工匠本科班这个平台走进大学的课堂,接受学历提升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020年以来,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部署,广东省劳模工匠本科班在行政管理、标准化工程、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基础上,与南方医科大学合作增设了护理学专业。

现场,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吕业升高度肯定了三年以来劳模工匠本科班的工作,他勉励学员们,要应时代之需,修业求真,孜孜不倦,做奋斗以成的开拓者,继续通过读书学习打牢基础、训练思维、开拓视野、提升能力,练就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真功夫硬本领,立足岗位,用实际行动谱写奋斗之歌,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体现新时代的劳模工匠担当。

吕业升强调,广东省劳模工匠本科班除了着力为劳模搭建发挥作用、展示风采的平台,加强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发挥以劳模、工匠人才为代表的高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同时也要着力深化劳动模范、“南粤工匠”进企业进校园活动,推动劳模工匠本科班、广东工匠学院高水平建设,强化“南粤工匠”品牌效应,创新劳模工匠发挥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做好劳模管理服务工作,关心关爱劳模工匠,推动落实政策、提高待遇,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通讯员:王娅 

编辑:郑雨楠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