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展智慧气象服务,建设粤北卫星遥感分中心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1-11-16 08:32

南都讯 11月15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先行示范省建设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广东省提出,要建立新一代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加强全媒体气象信息传播体系建设,努力实现预警信息发布无死角、无盲区。

《意见》提出目标,到2025年,气象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突发灾害性天气有效预警提前量达60分钟以上,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85分以上,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服务覆盖面100%,气象灾害对GDP的影响率低于0.15%,因气象灾害死亡人数比“十三五”期间降低10%。

而到2035年,建成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气象业务体系,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气象深度融入民生保障和行业发展,广东省气象综合实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构建“网格+气象”防灾减灾新模式

针对城市安全气象保障,《意见》提出,要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地方部门、基层网格治理体系,构建“网格+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新模式,并开展面向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的气象服务。

同时,完善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工作机制,提升公路、轨道交通、港口和近海航线气象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开展城市公共设施重点隐患区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县级以上城市完成精细化的暴雨强度公式修编,适当提高城市防汛排涝标准,助力海绵城市建设。

针对农村,《意见》提出,要强化乡镇(街道)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属地责任,细化乡镇(街道)气象灾害应急措施,做好气象灾害应对处置等工作。

同时,要完成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区划工作,建立台风、暴雨、洪水预警信号及强降水短临预警,与市县镇村四级防御行动挂钩机制。并落实台风、暴雨、洪水等巨灾指数保险机制,探索基于气象指数的政策性农业保险。

发展“气候+”全域旅游新业态

在万物皆可智慧的时代,气象服务也要智慧。《意见》提出,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增强公众气象服务供给能力,逐步推出自动感知、个性定制、按需推送、在线互动、情景体验等智慧气象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生活、休闲、旅游等精细化需求。

同时,强化“双区”建设气象服务,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深圳)、世界气象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暨气象科技融合创新平台(广州),构建与“双区”发展相匹配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

在强化乡村振兴上,《意见》提出,要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气象基础信息融合共享,实现精细化、定制化、直通式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同时,推进“天然氧吧”“岭南生态气候标志”等气候品牌创建,发展“气候+”全域旅游新业态。

此外,要建设粤北卫星遥感分中心,加强国内外多源卫星遥感数据收集利用,开展大气环境、地表植被、土地利用、城市发展等,以强化生态文明气象保障。同时强化人工影响天气服务能力,推进省内人工影响天气试验基地(湛江)和水源涵养地人工增雨、防雹和森林灭火示范区建设。

附:一图读懂广东省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先行示范省建设的实施意见

一图读懂.jpg

综合自广东省政府官网

编辑:刘安琪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刘安琪784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