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师资、对接社会服务 广美推进社会美育协同育人模式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1-11-16 11:36

南都讯 记者 孙小鹏 通讯员 慧宣  “双减”之下,美育备受关注。11月15-16日,2021全国“少儿美术·美育课程”交流峰会在广州举行。针对高校与社会协同培养美育专业人才的情况,南都记者专访广州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穆林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院长吴慧平。穆林指出,学校高度重视美育工作与社会相融合,从引进师资、搭建平台、对接社会服务等方面,坚持服务需求、强化实践环节,推进高校艺术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项目和团队,对接社会服务

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艺术师范专业“要以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根本”,“加快构建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中小学校协同培养的育人机制”。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广州美术学院副书记穆林教授告诉记者,首先要引进优秀的师资,近年来学校每年都引进数十位国内外高端优秀人才。同时,搭建美术教育和多学科融合的平台,将美术教育课程与思政课、红色文化、红色经典美术等相结合。

学校还通过项目和团队,以点带面对接社会服务。据介绍,广美美术教育学院这些年坚持走进乡村学校,开展“蒲公英行动”美育夏令营,参与广东高校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组织中国南粤古驿道少儿绘画大赛,以志愿者身份组织开展青少年美术活动,在社会美育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尽管今年疫情不断阻碍,学院依旧开办了首届儿童美育教学与创作高级进修班,刚又承办了全省美育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搭建专业院校培育美育教师的卓越平台。

“我们能感受到社会对美育的认知越来越强烈,国家也对此越来越重视。”穆林表示,接下来,学校在师资队伍培养、美育社会功能发展等方面,还将持续开展相关工作。

开启“社会美育协同育人”新模式

“在社会美术教育中,少儿美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领域。”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院长吴慧平表示,学院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引领广东少儿美术教育良好健康发展。

2018年,广美美术教育学院进行学科整合,成为纯师范专业教学单位;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改革,积极参与教育部的新师范专业认证。当前,学院本科教育有美术学(美术教育)、艺术教育两个专业,专注于师范类的美术教育工作,为社会、学校、机构等培养优秀的一线师资。

“双减”之下,国家对于艺术教育机构也会有更多监管。吴慧平表示,如何利用好广美的资源,引导社会上的艺术教育机构健康成长,这也是学院一直思考的问题。接下来,学院也将逐步涉足社会培训机构、少儿美术教育等领域。“希望利用广州美术学院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真正把教育这块做起来,培养美术教育工作者。”

11月16日,在2021全国“少儿美术·美育课程”交流峰会上,吴慧平为广东省智慧青少年宫、杨之光美术中心颁发了“广州美院美术教育学院校外美育教学基地”牌匾。美术师范院校和社会美育机构的合作,将落实国家“双减”精神和美育理念,开启“社会美育协同育人”新模式。

编辑:孙小鹏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