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超市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未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有一点是确定的,现在是超市发展二十多年来一个非常艰难的转型期。”11月18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在20201超市发展战略高峰论坛上表示,超市如何转型发展?什么样的经营模式、发展方式能够更加适应未来的消费、市场、经济新环境?当前超市企业转型发展的一个基本共识是: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通过“精益化”管理和运营,培育企业增长的新动能。
CCFA近日发布的《连锁超市经营情况报告(2021)》显示,2020年超市百强销售规模为9680亿元,同比增长4.4%,约占全年社会快消品零售总额的5.5%。门店总数为3.1万个,同比增长7.4%。其中,大型超市(6000m²及以上)约占总门店数的14.4%,超市(2000-6000m²)约占12.3%,社区超市(小于2000m²)约占73.3%。新增门店绝大部分是贴近社区、以经营生鲜食品为主的社区型门店。
2020年销售先高后低,全年保持正增长。2021年上半年,超市业态由于在去年疫情间形成的高基数、疫情反复和社区团购带来的冲击,门店客流和同店收入下降,营收和利润增长承压。
超市百强销售和门店数依然保持正向增长,但增长速度放缓。快消连锁百强(2019年上榜企业调整为超市企业,榜单名称也改为超市百强)前十名占百强企业销售份额在提升,2020年达到62.5%。
样本超市整体毛利率提升,由2019年的17.9%提升1.1个百分点,达19.0%。因防疫防护、人员加班补贴等刚性支出,净利润率有所下降,从1.2%下降到1.1%。对比2019年企业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布,两者分化都有所加大。西部企业、销售小于10亿的企业平均净利润率下降较为显著。
2020年,超市企业同店可比销售增长整体放缓,平均增长率为4.1%,增长主要来源于三线城市。大型超市和超市同店可比销售在三线城市表现最好,社区超市在四线城市表现最好。从细分业态维度看,大超和社区超市增长较快,超市增长最慢。
裴亮表示,当前超市企业转型发展的一个基本共识是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通过“精益化”管理和运营,培育企业增长的新动能。
在裴亮看来,精益化就是让现有的经营资源创造更多的销售和利润。门店不仅要吸引和服务线下客流,还要成为全渠道的履约中心。加工和配送中心不仅要满足2C的服务,还要满足2B的服务,不仅要满足门店的需求,还要满足线上的需求。人员不仅要扮演促销员和理货员的角色,还要扮演拣货员和厨师的角色。
实现精益化的背后,是一系列能力的打磨和积累支撑起来的。裴亮总结,从当前行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短板,也是关键能力:商品能力、全渠道能力、以及最核心的组织能力。
首先是商品能力。大家讨论最多的是通道费模式的变革。商品能力的形成,第一就是从供应商管理商品到零售商管理商品。商品能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纬度,就是供应链的能力。
第二个能力是全渠道化和数字化能力。目前线上消费占比不到30%,但还在持续增长。政府也加大了规范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社区拼团的发展。从大趋势来看,无论是社区拼团、即时零售,还是直播带货,将来还会有一系列分流的新渠道。传统线下企业面对这些新的趋势和新领域,在基因、做法上还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
第三个最核心的能力是组织能力。最近大家学习胖东来、信誉楼、雅斯、吉麦隆。如果不了解企业背后组织架构的特点,只是学习所谓的做法,很有可能学不会。很多企业组织有着充分授权式的、门店决策系统,员工共享利益分享,员工激励方式的匹配等一系列组织运行特点,从而让员工能够发挥更大的潜能,能够创造出更多价值。因此,组织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根据《连锁超市经营情况报告(2021)》显示,我国超市业态目前形成了大型超市+超市+社区超市的格局。大型超市和超市占据核心商圈,覆盖5公里-20公里和3公里-5公里的商圈,社区超市临近各居民区,覆盖1公里-3公里的商圈,填补空白和销售薄弱区域。每家企业也根据所在城市商圈、物业的特点,配置面积大小不等、功能定位不一的各类型门店。
从超市的调查数据看,实体超市新开门店越来越多向主营生鲜食品的小型社区门店转型,面积从两三百平方米到一两千平方米不等,平均面积约900平方米。目前超市百强企业门店中七成是小型社区门店。超市定位也从一站购足调整为满足特定人群的品质生活。
但另一方面,普适性的一站式购物超市开始向精简商品SKU、精准客群定位、加大自有品牌商品占比的会员超市转型。盒马、永辉、物美、家乐福、华联等纷纷试水仓储会员店。
同时,超市加快品类调整,强化3R商品、自有品牌商品。随着家庭小型化,一人户及二人户的小家庭比例接近五成,3R产品很好满足了消费者对三餐制作的便利性需求。2020年,超市百强企业平均拥有自有品牌商品近900个,销售占比4.3%,商品SKU数及销售份额持续增长。永辉、山姆会员店、华润万家、麦德龙等企业走在前列,但大部分中小零售商仍处于摸索与观望阶段。
“超市不仅是门生意,在抗击疫情中,超市为保供应保品质保价格,为社会正常运转作出贡献,承担了社会责任。现在面临的困难和竞争,未来还会存在,还会有新的竞争。超市的转型创新永远在路上,将来的超市也许会长成不同的模样,只要做到消费者需要,消费者喜欢,超市就会发展,超市企业就会发展。”裴亮会长表示。
采写:南都记者 田爱丽
编辑:田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