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与威士忌“近身肉搏”?跨国烈酒巨头把威士忌厂开到中国

南方都市报APP • 湾区酒闻
原创2021-11-19 10:13

中国威士忌市场的快速发展,让国外烈酒巨头“把酒厂建到了家门口”。

近日,南都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注意到,全球烈酒巨头保乐力加宣布其在四川峨眉山脚投建的首个威士忌工厂正式投产运营,该公司公布了十年总计投资10亿元人民币的长期计划。在此之前,另一家全球烈酒巨头帝亚吉欧也宣布,在云南投建首个威士忌工厂。

据南都记者了解,这是跨国烈酒企业首次对旗下威士忌品牌实行本土化策略,接近一线市场获得消费者。

巨头们对威士忌本土化的背后,是中国市场对威士忌需求度的大幅提升。根据海关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我国威士忌进口量为2213万升,金额折合人民币达20.36亿元,进口量和金额分别较去年(去年因有疫情影响)同期增加56%和97.6%。

市场需求大增使得跨国巨头受益。根据帝亚吉欧2021财年数据显示,该公司在大中华区净销售额增长达到38%,其中威士忌领域在我国零售额排名第一,占我国威士忌市场1/3的份额,预计未来销售额仍将以双位数速度增长;而另一家巨头保乐力加,2021财年在华销售额为76.72亿元(10亿欧元)左右,不过威士忌拉动销售额不明。

业界看来,随着威士忌消费场景从夜场、酒吧逐步转入家庭后,该烈酒品类已成为跨国烈酒企业撬动中国市场的“利器”。不过,由于跨国烈酒企业在华拓展,往年在华出现较多“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保乐力加和帝亚吉欧的威士忌本土化生产,更多是从消费端上发力,即是市场教育性质,主要是为未来威士忌持续增长打下更广泛的市场基础。

根据保乐力加方面提供给南都记者的资料显示,峨眉山下的威士忌酒厂虽然已投产,但该酒厂是按照旅游目的地进行打造,并将在2023年开门迎客,按照保乐力加预计,该威士忌酒厂可以十年吸引200万人次参观。但至于产能方面,保乐力加并未作透露,有部分消息认为,其产能可能与中小型苏格兰威士忌厂相当。

同在11月在云南启动建设的帝亚吉欧威士忌酒厂,同样未披露产能和定位,但业界分析认为,出于市场教育的角度考量,这一酒厂或按照旅游景点打造,产能“可能不太大”。

据南都记者了解,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酒水消费市场之一,且威士忌获得较大体量的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威士忌在消费市场占比较低,虽说潜力巨大,但却品牌分散未形成合力。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威士忌进口金额达到20亿元左右,该额度和白酒现有的销售收入相比是“小巫见大巫”,该数据甚至不及帝亚吉欧旗下白酒品牌水井坊今年前三季度的营收额(34.23亿元)。因此,即使威士忌逐步实现本土化生产与白酒“近身肉搏”,但未来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南都记者还注意到,在洋品牌威士忌“淘金”之时,中国酒类品牌也对威士忌开始发力。例如青岛啤酒在去年将威士忌加入企业的经营范围;洋河股份在2019年与帝亚吉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发布首款中式威士忌新品“中仕忌”;另外,百润股份在今年5月宣布投资10亿元左右用于威士忌陈酿熟成项目。

在跨国巨头落子威士忌本土化后,其与白酒之间的竞争将呈现怎样的趋势?南都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将持续关注。

南都记者 贝贝

编辑:贝贝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