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下午,“交想曲——文字艺术探索展”在黄埔区图书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广州市黄埔区图书馆、文化馆主办,广州市黄埔区香雪画院承办,原广州市黄埔区政协副主席,黄埔区书法家协会荣誉主席黄一汉与艺术家朱广贺联合策展。
参加开幕式的嘉宾有: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主席汪晓曙;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恽圻苍;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赵晓苏;著名画家陈炳佳;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副主席谭秀江;陈树人纪念馆馆长陈美霞以及广佛两地艺术家、美术馆及艺术机构代表、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五十余人。
(观看展览现场视频)
展览展出来自广州、佛山两地的党禺、黄一汉、束勇、陈育、朱广贺、陈劲、陈妍妍、钟戈8位作者创作的80余件文字艺术作品。国家画院曾翔书法工作室艺术家曾翔专门题写了展标并送来一幅新作,与其他三位特邀作者一起,共同展示文字艺术的创作实践。艺术家们试图借鉴形式构成和书法传统,以纯粹的艺术形式向观众呈现现代意识的图式作品,“八音迭奏”,共同奏响文字艺术的和谐“交想曲”。
展览现场
据策展人介绍,展览标题中的“文字艺术探索”,是将文字元素与当代艺术结合,由中国书写传统内部衍生出外在的艺术表现,并通过作者内在深厚的书写实践功力推演创作,是运用水墨语言进行艺术创作的全新尝试。
观众在展览中看到的如同抽象绘画作品,但它是由文字笔画、水墨元素、以线条的浓淡、粗细,块面结构的方圆、黑白及多种矛盾对比,试图表现作者的艺术观念与个性。作品形式和技巧大都与我们平时常见的书法作品不同,有较强的视觉效果,给了观众一次全新的观展体验。
汪晓曙发言
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是本次展览的艺术指导单位之一,主席汪晓曙对展览评价道:“在我参加的书法展览里面,这是令人印象最深的一次。从书法角度而言,我们的老中青艺术家,在中国文字和传统书法研究中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让我感觉到中国文字艺术还在不断发展,通过艺术家的推动产生新的表现形式。这次的展览可说是很成功!我们将继续积极支持这类活动。”
党禺发言
参展艺术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党禺说:“大湾区是一片非常进取且包容的土壤,孕育了本次展览中这类特殊的作品,一方面根植文字书法核心,同时又充满新时代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学术上我一贯主张书法应该要走思想创新的路径,但又必须深度学习传统。这次展览诸位艺术家的不同理解很好地体现这一点。期待岭南地区会由此更加关注当代书法与文字艺术这一板块的创作。”
广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陈育表示:“此次展览跟传统展览有所不同,是对文字艺术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和诠释。八位书法家大胆创新用心创作,在水墨运用和构图章法上都比较前卫,这样的展览在黄埔区呈现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尝试,会对本地区的文化发展带来诸多正面积极的影响。”
艺术评论家、《收藏周刊》名誉主编彭文斌评价道,本次展览给岭南带来了一股书法当代艺术新风,一幅幅写意书法通过艺术赋形给人以“从所观到所思”的心理审美感受,又激发观者去追朔中国远古汉字象形、会意的源起和本质。从自觉到极不自觉的情感发泄影射出自然界各种生命构成规律之形,从清晰到极不清晰的视觉感观牵引出潜意识多维状态思考线性之态,这种“形”与“态”的双重感悟在观者的脑子里变成了一种意味,即为当代书法艺术之“意”。
本次展览,黄埔区文化馆、图书馆特别设计了读者互动。在展览开幕式前后,参展作者与观众一起用毛笔舔墨在白纸上随手画出曲线或圆圈,或写一个字,共同体验书写的乐趣,感受时间的痕迹。
据介绍,近年来黄埔区以创建全国文化强区为目标,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广州海事博物馆建成开放,“图书馆之城”建设在全国先行示范,建成各类型公共文化新空间多达500多处,达到了每7000人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全国领先标准。黄埔区通过政策撬动,吸引了李海鹰、万山红、许钦松、魏微等一批文化艺术界名人落户工作室,中国歌剧舞剧院在黄埔设立创作采风基地,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艺生活。
展览将于本月30日结束。
南都记者朱蓉婷
编辑:朱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