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理解美育?广州这场“美的思辨”给出了答案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1-11-21 10:19

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通讯员穗教宣 “五育并举”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如何更好地理解美育?如何推进学校美育工作?11月20日,花城尚美,“育”见未来——广州市中小学美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在广州市执信中学举行。美育专家汇聚一堂,共同为广州市中小学校美育工作的推进和提升出谋划策。

美育论坛.jpg

近年来,广州以 “三动十二策”模式构建中小学校美育新格局。“三动”即政府驱动、部门推动、校社联动,“十二策”分别是制度先行、校际交流、城乡统筹、融入湾区,规范教学、师资建设、高水平团队建设、品牌建设、展示平台,专家队伍、场馆资源、经费保障。通过美育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陶冶学生心灵情操、激发学生创新活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之美、懂得分享生活之美、乐于欣赏生活之美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生活种下美的种子。

下一步,广州市教育局将科学设置学校美育课程、构建特色美育课程体系、推动师资队伍增量提质、发挥教学教研重要作用,加强督导,确保美育工作落实落细。

在当天的活动中, 包括专家、校长、教研员、美育老师等不同身份代表在现场进行了一场“与美对话”,大家围绕“美育的时代属性和实践路径”这一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话题包括如何提升教师的美育意识与审美素养,如何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美育课程,如何普及美育做到一个都不能少等。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林若熹认为,美的重要性与人性有关。“美育之难就在于此。人性包含善恶,我们进行美育教育,就是要引导人性向善前进。美育最根本的就是培育创造性。”

广州市执信中学校长何勇称,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美育是心灵的体操,美育对人健康而全面的成长不可或缺。“德智体美劳难分轻重,美育有独特认识世界的功能。我们从课程开始,初一到高二,都有艺术必修课和选修课,高三是选修课。课程侧重体验和特长发展。艺术团以点带面,对全校带动作用很大。”他认为,美育要面向人人,课程让每个孩子都有发现发展自己特长的机会,对于孩子未来精神生活很重要。美育对人的情感、幸福感,有幸福生活的能力,非常重要。

如何通过美育评价来促进美育的发展?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副局长王建辉认为要做好美育必须评价。“有评价大家首先会重视。评价的功能,到底是什么目的?一是更好的激励大家,二是诊断功能。诊断教、学、学校管理的不足。天河特别重视学生层面,期末考试纸笔测试,也有测试平台,创造力不容易测,但也要想办法测。测完以后老师更重视了,老师学校受到鼓励和激励,学生知道自己的水平和需要加强的地方,学校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反思和改进,推动美育不断往前走,终极目标是推进每个学生的美育素养提升。”

编辑:梁艳燕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