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迹艺人警示名单对从业者和粉丝都是一种提醒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评论
原创2021-11-23 21:33

今年以来,饭圈、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持续推进。近日,根据相关通知要求和会议精神,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为防止劣迹艺人“转移阵地”继续出镜牟利,引导从业人员崇德尚艺,遏制行业不良倾向,廓清行业风气,按照《网络主播警示和复出管理规范》组织内容评议委员会专家组进行审核,并经会长联席会讨论通过,确定出第九批网络表演(直播)行业主播“警示名单”(共计 88 名)。

发布警示名单已经成为常规动作,今年5月14日发布的第八批警示名单,其中涉及的主播影响力较小,引发的关注相对有限。而第九批警示名单的公布引发舆论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或在于,名单中包含两名影响力较大的职业主播和三名演艺人员,这五人粉丝量较大,粉丝行为具有鲜明的“饭圈”特点。

知名度颇高的演艺人员也受到警示,这样的处理并不让人意外。毕竟,此项治理行动针对的是广义的“主播”群体,无论其社会影响力有多大,粉丝有多少,都不妨碍监管落地。由此传达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今后类似行动会持续推进,而且不排除还会有当红明星受到监管,这主要取决于有关群体是否能吸取教训。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提醒“主播”们,不要漠视规则,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否则势必付出代价;而粉丝则有必要理性看待,不要因为溺爱自己的“爱豆”而失了分寸,做出不理智之举。

看看此次名单中“主播”的监管事由,不难发现相关执法行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比如“郑爽”,可谓今年娱乐圈的“风云人物”,负面新闻不断,一是被曝拍摄电视剧《倩女幽魂》77天,共获片酬1.6亿元,平均每天进账208万元,引发舆论哗然。“天价片酬”已经足够劲爆,偷逃税案件则更甚,税务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郑爽2019年至2020年未依法申报个人收入1.91亿元,偷税4526.96万元,其他少缴税款2652.07万元。这还不止,郑爽还被曝曾在美国实施代孕,并引发弃养风波。

这一系列新闻让民众大跌眼镜,也让不少人对郑爽本人甚至整个娱乐圈的认知发生了改变,外界的批评不言而喻——一个娱乐明星身上出现如此多不堪的举动,不仅于德有亏,其行为也具有明显的违法性,她若继续出现在舞台上,显然不合时宜,在执法部门跟进并查证其违法事实后,任何对她的辩解都是苍白的。

又如“吴亦凡”,其因涉嫌强奸罪已被正式批准逮捕。作为拥有庞大粉丝群体的艺人,其本人触犯法律底线的行为,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围绕吴亦凡事件,舆论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围观,这样的舆论表现并非简单“吃瓜”,吴亦凡俨然已经“破圈”,人们惊异于这样一名顶流艺人竟然有如此出格的举动,娱乐圈容不下他,法律更不会坐视不管,接下来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裁决。

与前两人有所不同的是,“郭老师”引发的社会影响相对较小,但其账号内容也具有较强的“逐臭审丑”特征,不符合大众审美、不具有社会价值,尤其对未成年人群具有不良引导的可能性,因此已被抖音等平台封禁。一种行为是否合乎规范,不能仅仅靠个人的主观好恶去评价,“郭老师”引发了非常大的争议,其实已经反映出一种社会共识——打着“本色出演”的名义靠扮丑博人眼球,收割流量,已经超出了所谓“土味”审美的范畴,走向了社会公序良俗的对立面,于情于理都应该受到规范。

从上述个案不难看出,涉事人之所以受到警示,系咎由自取,并不值得同情。遗憾的是,因为这些“主播”粉丝众多,事发后仍然有人为“爱豆”声援。在郑爽事件中,郑爽为狡辩违规事实一再发声,其粉丝不断参与发帖支持,致使话题热度不降反增,甚至部分粉丝滥用主管部门的公众投诉举报机制,产生重大不良影响。而吴亦凡被逮捕后,其粉丝曾公开发表诸如帮助“吴亦凡”越狱、潜逃海外等无视法纪、异想天开的不理智言论,此外,还多次在其他艺人、媒体、官方机构账号下进行话题炒作、拉踩引战、刷帖洗白。

“郑爽们”行为性质如何,主流舆论已经做出评价,执法机构也给出了答案,粉丝们做出不智之举,恰恰暴露了饭圈的本质。社会治理有其充分依据,粉丝有必要走出小圈子,看看外面的世界,理性看待“爱豆”的所作所为。

编辑:张子庆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